一、主、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
阿拉善左旗亞沙運動促進會
承辦單位:阿拉善盟沙賽體育產業有限公司
二、賽事時間和地點
賽事時間:2021年5月1日-5月4日
賽事地點:中國·內蒙古·阿拉善·騰格里沙漠
日期 | 備注 |
5月1日 | 接站、入住酒店; 領取比賽物資;核對賽事信息 |
5月2日 | 比賽第一日,起點寄存不帶入沙漠的行李, 住宿沙漠帳篷 |
5月3日 | 比賽第二日,亞沙音樂節, 住宿沙漠帳篷 |
5月4日 | 比賽第三日,閉幕式,慶功宴; 送站 |
三、賽事介紹
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是亞太地區頂級商學院戶外賽事。首屆賽事于2012年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里沙漠舉行,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參與院校100余所,直接參與賽事MBA學生已超過10000人,覆蓋50萬以上亞太地區商學院MBA群體。
第十屆亞太地區商學院沙漠挑戰賽擬邀中國大陸商學院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北美商學院的中國大陸分院,共計110余所商學院參賽,踐行“環保、協作、堅持、責任”的賽事理念。
四、院校組隊
4.1 MBA組別
正賽院校:由A隊、超A隊、B隊和C隊組成。
A隊限制人數為6-12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或當年預錄取MBA,A隊允許有不超過2人名額的商學院老師或商學院其他管理類專業碩士。往屆A隊隊員不能再次作為A隊隊員參賽。
超A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往屆A、B隊隊員,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完賽排名為當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內100km越野賽完賽;一年內全馬男子330\女子400內完賽。需提交完賽證書。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觀摩院校:無A隊,由B隊和C隊組成。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以上A隊、超A隊、B隊隊員均需提供身份證明。
4.2 EMBA組別
正賽院校:由A隊、超A隊、B隊和C隊組成。
A隊限制人數為6-12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或當年預錄取EMBA。往屆A隊隊員不能再次作為A隊隊員參賽。
超A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往屆A、B隊隊員,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完賽排名為當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內100km越野賽完賽;一年內全馬男子330\女子400內完賽。需提交完賽證書。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觀摩院校:無A隊,由B隊和C隊組成。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以上A隊、超A隊、B隊隊員均需提供身份證明。
4.3 公開商學院組
正賽院校:由A隊、超A隊、B隊和C隊組成。
A隊限制人數為6-12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或當年預錄取學生。往屆A隊隊員不能再次作為A隊隊員參賽。
超A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往屆A、B隊隊員,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完賽排名為當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內100km越野賽完賽;一年內全馬男子330\女子400內完賽,需提交完賽證書。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觀摩院校:無A隊,由B隊和C隊組成。
B隊限制人數為0-16人,身份為本商學院在讀、校友、老師、贊助商和當年預錄取學生。
C隊人數無限制,身份為本商學院學生、老師、贊助商及親友。
以上A隊、超A隊、B隊隊員均需提供身份證明。
五、賽事成績
5.1 競賽形式
參賽隊員(A隊、超A隊、B隊、C隊)全程按要求攜帶規定的強制裝備,按照規定路線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所有檢查點(CP點),并在有效完賽時間內通過終點。
5.2 強制裝備
賽事強制裝備分為組委會統一提供和隊員自購兩類,比賽需全程攜帶強制裝備。
序號 | 裝備名稱 | 備注 | 攜帶隊伍 |
1 | 賽事馬甲 | 組委會提供 | A隊、B隊、C隊 |
2 | 計時芯片 | 組委會提供 | A隊、B隊、C隊 |
3 | 保溫毯 | 組委會提供 | A隊、B隊、C隊 |
4 | 求生哨 | 組委會提供 | A隊、B隊、C隊 |
5 | 羽絨睡袋 | 組委會提供 禁止抽真空壓縮 | A隊、B隊 |
6 | 防潮墊 | 組委會提供 | A隊、B隊 |
7 | A、B隊背包 | 自備 不低于20L | A隊、B隊 |
8 | C隊背包 | 自備 | C隊 |
超A隊強制裝備詳見《超A隊賽事章程》
5.3 賽事成績
個人成績:三天內有效完賽成績之和,按照A隊、超A隊、B隊和C隊四個組別男、女分別排名。第一天退賽隊員,在第二天按照要求完賽,可記錄當日完賽時間。
院校單日成績:每日院校成績取院校A隊女子減時后成績最好的前10名的當日有效成績代入公式計算,當A隊有效完賽人數大于等于6人但小于10人時,不足人數按照當日關門時間代入計算;當A隊有效完賽人小于 6人時,不記錄院校當日團隊成績。其中,計算院校成績時,女隊員的成績按照實際成績減去45分鐘(第一日)、55分鐘(第二日)、20分鐘(第三日)折算后計算;每日院校成績計算規則如下:
備注:每日計算時,A0=00:00:00,A11=當日關門時間
院校總成績:三日院校單日成績之和。
賽事每天公布當日所有院校成績排名和男、女個人前十成績排名。賽后公布最終院校排名和個人成績排名。
5.3 賽事計時
計時原則:賽事采用電子計時方式。
電子打卡系統:隊員需按照要求佩戴計時芯片,通過檢錄點、檢查點及終點進行人工掃描芯片打卡,記錄個人成績。
丟卡與補卡:賽事過程中丟失計時芯片,需在通過打卡點和終點時通知裁判進行人工計時,丟卡隊員需具備當日所有打卡點計時方能成績有效;當隊員無出發點計時(有檢錄記錄)時,按槍響時間計算,當日成績以裁判最終判定為準。
退賽:隊員退賽時,計時芯片將被組委會回收。在每日關門后,需在營區的指定領卡區領回被收取的計時芯片后,方可繼續參加第二日比賽。如因個人原因未領卡造成第二日無法掃描芯片的情況,裁判有權拒絕人工計時,視為取消該名隊員當日個人成績。
打卡與監督:通過檢錄點、檢查點和終點時,所有隊員必須打卡,并接受檢錄裁判員的安排。
重復打卡:出現重復打卡情況,計時系統以最長的時間記錄為準。
六、賽程
6.1 賽道
本屆賽道為全沙漠地形,A隊和B隊第一日賽道距離25KM,第二日賽道距離35KM,第三日賽道距離10KM,三天共計70KM。C隊第一日賽道距離12KM,第二日賽道13KM,第三日賽道距離10KM,三天共計35KM。超A隊賽道詳見《超A隊賽事章程》。
賽道中設引導旗,隊員需按照引導旗路線行進,通過所有檢查點(打卡)。
區分 | 第一日 | 第二日 | 第三日 | 合計 |
A隊和B隊 | 25KM | 35KM | 10KM | 70KM |
C隊 | 12KM | 13KM | 10KM | 35KM |
超A隊 | 100KM,詳見《超A隊賽事章程》 |
6.2 賽道路線
賽事路線軌跡圖后期發布。
6.3 起點
各參賽院校須以團隊方式完成集結、檢錄和出發。
測溫區:測量參賽隊員的體溫。
留觀區:對于體溫異常的隊員進行醫學觀察。
檢錄區:各院校必須于檢錄前完成扎營區環境整理,并接受營地檢查。如違規,將根據處罰細則處罰,情節嚴重者將取消該團隊參賽成績。出發前30分鐘,各院校列隊進入待檢錄區接受檢錄。
身份檢錄:裁判員核對團隊A隊、超A隊、B隊、C隊隊員信息,核查參賽標識。
裝備檢查:裁判組將在出發區或檢查點,檢查或抽檢賽事要求的強制裝備。
出發:本屆賽事每日分為兩批次出發,第一批次為A隊、超A隊和B隊,第二批次為C隊。每批次出發前進行打卡檢錄(無檢錄記錄將被視為成績無效)。
檢錄順序:第一批檢錄出發順序為:按照上屆院校排名順序。第二批檢錄出發原則上不排序,即等在待檢錄區等候,待第一批鳴槍出發后開始檢錄,按先到先檢錄的原則進行打卡檢錄,待第二批鳴槍后停止檢錄。
6.4 檢查點
為保障賽事安全和公平,所有隊員須依次到達檢查點完成打卡記錄,否則當日成績無效。
6.5 補給點
每日賽道根據里程設置若干補給點,補給點提供簡單食品、飲水和醫療服務。補給點提供的飲水為瓶裝純凈水,請在補給點灌水區將瓶裝純凈水倒入水袋/水壺,如帶走瓶裝水需用空瓶進行交換。
6.6 終點
賽道終點設有終點打卡計時器,參賽隊員到達終點后自行打卡,如未打卡,當日成績無效。隊員應自覺遵守檢錄點、起點、檢查點及終點裁判區工作秩序,如有妨礙賽事執行的行為,裁判組有權對情節嚴重者做出處罰。
在每日賽道終點,都設置有成績打印點,所有隊員需在完賽后前往成績打印點打印核對成績。
6.7 營地
每日營地設康復區、醫療救援區、后勤區、記者采訪區、賽事仲裁區、疫情防控工作區,各院校不能占用營區功能大帳篷。參賽隊員須按規定扎營,不得占用其他院校位置。組委會根據院校人數提供扎營場地,不承諾所有營地平整。
各營區及編號區域的分配將在賽前公布。
6.8 完賽和退賽
完賽:A隊、超A隊、B隊、C隊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所有檢查點,并有完整的檢錄點、檢查點、終點的打卡記錄、完成當日賽段并通過裝備檢查,不缺少任何組委會要求的強制裝備,視為當日完賽。
退賽:A隊、超A隊、B隊、C隊隊員在賽道中登上救援車或醫療車,視為退賽。所有退賽人員,必須就近向組委會工作人員用計時芯片換取退賽卡片,退賽卡片是乘坐救援車或醫療車的憑證。
6.9 醫療強制退賽
經由醫療組從專業和安全考慮,確認隊員不能繼續參加比賽,為醫療強制退賽。被判醫療強制退賽的隊員個人成績無效。
經賽事醫療組確認需離開賽道就醫,即表明身體條件已經不能滿足賽事要求,故視為醫療強制退賽。
出現有可能危及隊員生命安全的內外科疾病情,比如內外科急癥:心率失常、心動過速、頻發早搏、心肌梗塞、中度以上中暑、休克、運動性哮喘、急性內外科急腹癥、神經系統疾病及前兆、呼吸系統急癥、眼科急癥、癲癇、嚴重皮膚灼傷等,將被判定醫療強制退賽。
出現危及或因可能產生長期功能障礙而影響健康的運動型損傷,如運動系統損傷:韌帶損傷二度以上、肌肉拉傷二度以上、肌腱拉傷二度以上、膝關節積水關節半月板軟組織嚴重損傷等,將被判定醫療強制退賽。
經期或孕期因劇烈運動可能引起長期健康問題,或危及生命,將被判定醫療強制退賽。
6.10 醫療強制休息
經由醫療組從專業和安全考慮,確認隊員需要強制休息,為醫療強制休息。
七、賽事禁令及處罰
7.1 參賽隊員不按照出發時間提前出發者,個人罰時最低30分鐘,情節嚴重可取消比賽成績;
7.2 參賽隊員不按照規定背負強制裝備者,取消個人成績;
7.3 A隊、B隊參賽隊員背包容量最低為20L,低于該容量,取消個人成績;參賽隊員采用真空條件壓縮睡袋,一經發現取消個人成績;
7.4 賽事全程嚴禁使用繩索等附加設備牽引、拖拽隊友,如有類似情況發生裁判可進行警告,并酌情對院校成績罰時30分鐘或取消院校比賽成績;
7.5 賽事全程所有參賽隊員禁止同時被兩位及以上參賽隊員牽引或拖拽(無論是否借助附加設備),一經發現,取消個人成績,人道主義援助除外,存在爭議時需賽后申訴;
7.6 賽事全程嚴禁攙扶、背負參賽隊員強行完賽,一經發現取消該行為相關所有隊員個人成績;
7.7 被判醫療強制休息的隊員必須要尊醫療人員囑咐原地休息,否則罰時30min;
7.8 賽事全程嚴禁飲酒,一經發現立即取消院校參賽資格,下屆賽事不予邀請;
7.9 賽事中嚴禁隊員互換個人計時芯片、號碼馬甲,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個人成績和院校成績;
7.10 賽事全程嚴禁沿公路奔跑,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個人成績。
八、賽事獎項
8.1 最高獎項沙鷗獎
沙鷗獎:A隊滿足12人,B隊至少6人,且所有A隊、B隊參賽人員三天全部有效完賽,A隊、超A隊、B隊、C隊沒有任何賽事違規違紀行為。團隊包含超A隊至少1人,C隊至少10人,獲得金色沙鷗獎杯。團隊無超A隊員,C隊至少1人,獲得銀色沙鷗獎杯。沙漠終點頒獎。
8.2 沙鷗初飛獎
面向首次參賽的觀摩院校,B隊人員滿足至少12人,且所有B隊隊員三天全部有效完賽。B隊和C隊沒有任何賽事違規違紀行為。沙漠終點頒獎。
8.3 團隊成績
MBA組別TOP10。院校總成績排名前10位院校。沙漠終點頒獎。
EMBA組別TOP3。院校總成績排名前3位院校。沙漠終點頒獎。
公開商學院組別TOP3。院校總成績排名前3位院校。沙漠終點頒獎。
8.4 個人成績
A隊MBA組別單獨排名,取男女個人TOP10;公開商學院和EMBA組別單獨排名,各取男女個人TOP3。
B隊MBA組別單獨排名,取男女個人TOP10;公開商學院和EMBA組別單獨排名,各取男女個人TOP3。
C隊MBA組別單獨排名,取男女個人TOP10;公開商學院和EMBA組別單獨排名,各取男女個人TOP3。
超A隊單獨排名,取男女個人TOP5。
8.5 最佳組織獎入圍條件
最佳組織獎為綜合類最高獎項;
滿足亞沙影響力獎入圍條件;
滿足亞沙環保公益獎入圍條件;
成功舉辦沙10院校宣講,并邀請沙10組委會進行賽事解讀,提供宣講文案、新聞稿及現場照片至組委會;
制定院校參賽訓練計劃并按照計劃進行訓練,其中集體訓練不少于5次;
嚴格按照組委會規定的時間進行報名、確認領隊、確認隊員身份、繳費等,以及按照規定時間提交組委會所要求的其它材料。
8.6 亞沙影響力院校獎入圍條件
邀請商學院書記、院長或主任參加院校啟動儀式、院校出征儀式或慶功宴;
亞沙官方微信平臺投稿賽前不少于5篇,賽后不少于2篇;
院校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亞沙賽出征儀式和參賽新聞稿;
當地媒體報道院校參賽動態;
院校制作不低于3分鐘的參賽短片,并提供高清源文件。
8.7 亞沙環保公益獎入圍條件
賽事過程中嚴格遵守賽事組委會的環保要求;
賽事中有突出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最佳組織獎、亞沙影響力院校獎、亞沙環保公益獎賽后由院校申請,組委會根據評選條件評出并頒獎。
九、賽事保險
賽事組委會為每位隊員購買特別定制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隊員可根據個人需求自行購買其他商業保險。
十、賽事報名
本屆賽事所有人員報名費用為:人民幣4880元/人或美元750元/人。
所有人員通過微信公眾號:沙賽體育官微(微信號:SHASAISPORT),進行隊員注冊、報名和確認,領隊負責院校隊員信息管理。
注冊時間: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0日
繳費時間:2021年3月1日15:00至2021年3月5日12:00
退費原則(匯率變動風險由隊員自行承擔)
2021年3月15日中午12:00前申請退賽,不扣除任何費用,將報名費按照原幣種返還到匯款賬戶。
2021年3月25日中午12:00前申請退賽,賽事組委會將扣除 30%的報名費,其余部分按照原幣種返還到匯款賬號。
2021年3月25日中午 12:00后申請退賽,不退還參賽費。
十一、賽事體檢
各院校所有隊員需了解賽事活動屬高強度戶外運動,申請參賽時,要保證自己的身體條件滿足高強度戶外競賽要求。所有參賽隊員必須進行身體檢查,沙10賽事體檢分為常規體檢、運動平板試驗和根據當時政府要求的防疫相關體檢。
A隊、超A隊、B隊隊員體檢項目:常規體檢+運動平板試驗
C隊隊員體檢項目:常規體檢
常規體檢建議項目:心電圖、血壓、血常規、血糖等。參賽隊員針對檢查結果判斷是否可以參賽,這屬于參賽者自己的行為,賽事組委會和院校不提供咨詢及評估服務。
運動平板試驗:是一種無創檢查,一般需要20到30分鐘就能定量測定心肺儲備,通過對運動中受試者的血壓、心率、心電圖、血氧飽和度、通氣量、攝氧量、呼吸交換率等生理參數的實時連續的監測,分析心肺等系統的最大儲備功能,發現靜態儀器檢查未能發現的問題以及某些器官潛在的病變,以此來預測運動風險。
所有參賽隊員需如實在賽事報名信息中填寫的病史和藥物禁忌,并且針對病史準備私人專屬藥品。賽事過程中,出于對隊員的安全考慮,賽事組委會醫療人員不提供私人醫療用品。
十二、賽事餐飲
12.1 路餐
隊員需隨身攜帶每日賽事中的路餐(午餐),路餐包含:水果、能量補給品和其他補給品。隊員可依據自身情況補充攜帶的補給。路餐在賽事前一晚由領隊統一領取。
12.2 早餐和晚餐
賽事營地,為隊員提供早餐和晚餐。
早餐含:小米稀飯、大米稀飯、牛奶、煮雞蛋、白皮餅、紅糖餅、方便面、榨菜、火腿腸。
晚餐含:燉羊肉、燉牛肉、燉雞肉、白皮餅、紅糖餅、方便面、榨菜、水果。
十三、賽事行李
賽事行李分為三類:寄存行李、隨身行李和轉運行李。
寄存行李:不帶入沙漠中使用的行李,5月2日沙漠起點處寄存,5月4日取回。
轉運行李:帶入沙漠中使用的行李(不得超過5kg),需使用組委會統一發放的馱包。每日出發前打包寄存,由組委會統一轉運到當日營地,并在當日營地以院校為單位統一領取。
隨身行李:賽事過程中,隨身背負的行李,包括強制裝備和比賽使用的裝備。
賽事組委會對所有隊員所帶行李尺寸和數量限制,禁止拉桿箱進入沙漠。組委會提供專用行李袋,尺寸標準為:寬95cm*高150cm,每4人配備1個行李袋,超出部分賽事組委會將不提供運輸服務。
行李袋將按照營區編號,賽事期間轉運至對應編號營區位置。
賽事期間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對行李裝卸及運輸,容易使行李擠壓、碰撞、磨損,貴重物品請不要帶進沙漠,5月2日上午,統一寄存在賽事起點設置的專門行李寄存區域,5月4日賽事閉幕式結束后統一領取。
十四、隨隊記者管理
每個院校可配備隨隊記者至少一名。
隨隊記者負責院校圖片、影像采集和文字記錄,賽后須向賽事組委會提供完整圖片10張、短片1個、賽前賽后文字報道各1份。對賽后符合要求的院校獎勵人民幣1500元。賽事組委會為院校隨隊記者指定拍攝點,隨隊記者可在拍攝點附近進行拍攝。
十五、環保與公益
環保公益是本賽事的核心主張,破壞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將受到批評與處罰。
15.1 垃圾污染
賽事營地、起點、終點、檢查點、補給點等均設有垃圾桶。各院校代表隊在賽道上產生的垃圾都不許隨便遺棄,所有垃圾必須自行背負,并在指定地點放到垃圾桶。
在賽道上,隊員的排泄物及廁紙需埋于地表20cm以下,且掩埋點至少要離檢查點、補給點、營地、當地居民住址及古遺址100米之外。
對于亂扔垃圾的行為,組委會將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相關團隊警告、罰時,甚至取消參賽資格的處罰。如因亂扔垃圾等行為導致組委會被第三方要求損害賠償的,則相關全部團隊成員共同向組委會或組委會指定的機構承擔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15.2 沙漠保護
破壞沙漠植被將加速沙化,因此賽事組委會要求:不挖掘鎖陽,不破壞紅柳、駱駝刺等灌木。如有發現,組委會將視情節嚴重給予相關團隊警告、罰時,甚至取消參賽資格的處罰。如因破壞植被等行為導致組委會被第三方要求損害賠償的,相關全部團隊成員應向組委會或組委會指定的機構共同承擔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15.3 賽事公益
賽事組委會成立亞沙公益中心,亞沙公益主導賽事公益,從沙友創業項目、沙漠植被保護、留守兒童關愛三個方面踐行沙友社會責任。
十六、賽事安保
賽事安保詳見《亞沙賽安保方案和防疫方案》。
十七、解釋權
賽事組委會保留因不可抗力調整賽事日期的權利,對賽事方案具有最終的解釋權和修訂權。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