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上午,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主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的2021年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證書授予儀式暨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承澤園校區隆重舉行。
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始理事長夏斌,現任理事長姚洋等多位教授和多位青年學者代表,北大國發院多位師生,關注中國經濟學發展的媒體人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同時安排了直播,上萬名經濟學師生和愛好者一起在線參與。
本次證書授予儀式和學術交流會設置了多個環節,包括嘉賓致辭、主旨演講、當代經濟學創新叢書首發式、頒布2021年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入選名單、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證書授予儀式、獲獎代表分享及專家組點評等。會議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副理事長楊瑞龍教授主持。
“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由當代經濟學基金會設立,旨在激勵和資助有志于在經濟學領域做出創新貢獻的中國高校經濟學優秀博士畢業生,助力其在學術前沿領域潛心研究,為經濟科學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該項目每年舉辦一次,每次評選10位青年學者,每位資助經費為稅前 10 萬元人民幣,每位后續還將獲得4萬元人民幣博士論文出版資助費。自2016年開辦以來,今年已舉辦至第六屆。
一、開幕
儀式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院長熱情洋溢的致辭中開幕。姚洋教授指出,中國本土經濟學博士論文質量逐年提升,既得益于對國外先進研究方法的吸收,又離不開中國本土經濟學的土壤。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辦六年多來,在促進博士生科研、推動中國經濟學繁榮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主旨演講
隨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聶輝華作了題為“如何研究中國的政企關系”的主旨演講,與在場同仁和青年學生分享研究結果與方法心得。
聶輝華教授指出,政企關系是講好中國故事、把握中國增長模式的“鑰匙”。然而,西方已有的文獻對于政企關系的刻畫是單薄的、靜態的,對于政商關系與經濟發展的互動研究不足。聶輝華教授隨后介紹了基于中國經驗構建的政企關系分析框架,并基于這一框架進一步討論政企關系的決定因素和演變規律。在方法論上,聶輝華教授認為,經濟學研究應當從現實世界入手提出問題,不應只從文獻到文獻;應有真實案例作為支撐,不應只是就數據論數據;應當發掘出中國現象的普遍意義,不應將視野局限于中國議題。
三、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創始理事長致辭
國務院參事、基金會創始理事長夏斌教授在會議上致辭。
夏斌教授指出,中國的崛起為21世紀理論經濟學的深化提供了土壤,也為我們中國經濟學人的理論創新創造了千載良機。未來經濟學理論的創新屬于青年學者。從歷史上看,那些對經濟思想做出重要貢獻的經濟學家,其思想大多在博士論文中已經閃現。夏斌教授勉勵青年學者堅持不懈的保持學術定力,埋頭學術,崇尚科學,潛心思索,在認清學術脈絡的基礎上勇敢創新,為人類經濟思想史上多留下一點中國人的印跡而奮斗。
四、當代經濟學創新叢書首發式
2021年,“當代經濟學創新叢書”順利出版,《中國資源配置效率研究》等五篇往屆優秀博士論文得以付梓。儀式上,《中國資源配置效率研究》作者、復旦大學青年教師陳登科作為代表報告了自己的研究動機和主要結論。近年來全球氣候治理和環境治理備受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陳登科博士將能源納入生產要素,研究了中國的資源配置扭曲問題,并考察了融資約束和最低工資兩種政策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創新價值和現實意義。
隨后,陳登科的博士導師、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陳詩一教授做了點評,對陳登科博士期間勤奮刻苦、積極主動的科研作風高度贊揚。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邵帥教授繼續點評,在高度肯定陳登科博士論文工作理論與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意見和思考。
五、2021年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資助名單頒布
接下來,楊瑞龍教授隆重宣布了2021年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資助名單,夏斌教授和姚洋教授作為頒獎嘉賓參與證書頒發儀式。
當代經濟學基金會根據《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暫行辦法》,現將2021年項目最終名單、論文題目信息公告如下(根據姓氏字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