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學府,英華卓犖,1991年至2021年,天津大學MBA項目已辦學三十周年。三十載風雨輝煌,天津大學MBA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培養了大批杰出校友,為推動社會創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值此三十周年之際,特舉辦“天津大學MBA教育30周年”主題系列講座活動。
2021年11月13日,MBA項目特邀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部副主任馮楠舉辦主題為“數字經濟下企業平臺化運營與治理”的講座。
講座伊始,馮楠教授介紹了數字經濟、信息化、平臺化等幾個核心概念的具體內涵。以典型平臺化企業如阿里巴巴、Facebook、Airbnb為例,總結歸納了平臺化商務模式的主要特征。馮楠教授指出,由于中國經濟的上半場收入來自于“資本”型增長,而下半場收入將主要來自于“運營”型增長,所以要尤其關注運營與治理這兩個問題。接著,馮楠教授提出數字經濟下的創新能力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創新和商務模式創新,而創新的前提是了解數字經濟時代的商務運營規律。因此,針對信息產品與服務的策略創新,如免費策略和差異化策略,都要基于信息產品的無形性、邊際成本幾乎為零、轉移成本高、共享性等特性來設計。
然后,馮楠教授的講座圍繞平臺化企業的經濟背景——數字經濟與平臺經濟展開。他指出,數字經濟是繼工業經濟后的一種經濟形態,是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推動產品的數字化重塑。而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的,具有生態性、開放性和共贏性的經濟模式。平臺商業模式連接兩個或多個特定群體,為他們提供互動機制,能滿足所有群體的需求并實現盈利。
馮楠教授認為,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平臺經濟為主要代表形式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了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新引擎。相較于傳統企業價值鏈條過長,協同性不高,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等缺點,企業通過平臺化轉型可以縮短產業鏈、豐富產品種類,實現跨界整合。因此,馮楠教授聚焦于企業平臺化轉型、企業平臺化設計與創新展開了詳細的講述:首先,介紹了平臺化轉型的概念、策略、所需的條件、步驟與面臨的挑戰。平臺化轉型的核心是逐步由從供應鏈中獲取價值,轉向從平臺所連接的雙方或多方用戶群體在平臺上進行的交互中獲取價值。其次,馮楠教授提出平臺化的設計與創新,要圍繞核心交互與核心服務開展。核心交互設計具體涉及參與者選擇設計、價值單元設計與過濾器設計;而核心服務設計則要關注互補增值服務、擴展延伸服務的設計與創新,同時增強原有的交互服務。最后,以閱文集團為例,馮楠教授介紹了企業平臺化設計的具體過程。通過實現讀者、作家、內容及版權業務、廣告商在平臺的相互連接,閱文集團構建了閱文網絡文學平臺價值生態系統。
針對同學們提出的“視頻內容平臺及音樂平臺的個性化推薦粒度較粗”、“交易性平臺的數據獲取及清洗維度問題”、“對體驗式經濟的看法”等問題,馮楠教授分別做了解答:首先,平臺個性化推薦的精準度與用戶使用時長密切相關,同時由于受到用戶隱私保護的限制,個性化推薦精度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二,數據清洗是“貼標簽”的一項工作,市場上也已經有成熟的數據服務公司提供付費數據及數據清洗服務。第三,體驗式經濟是電子商務發展不同階段的一種策略變化,通過線下體驗、線上引流,能夠滿足消費者體驗訴求并擴大線上的盈利。
兩個小時的講座可謂“干貨滿滿”,300余名同學,全場座無虛席!天氣再冷,也擋不住MBA同學的學習熱情。馮楠教授淵博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企業案例讓同學們收獲頗豐。大家紛紛表示馮楠教授講解深入淺出,透徹、實用,讓他們受益匪淺。兩個小時的講座仍讓人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后,許多同學不愿離去,他們圍繞在馮楠教授周圍請教問題,馮楠教授也耐心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