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確定性中自我迭代
--在2022級MBA開班儀式上的致辭
★
夏顯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院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MBA教育中心 主任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陽春三月,我們和各位同學借助互聯網,隔著千山萬水初識。金秋十月,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二十大以及歡度國慶之際,各位同學克服距離、時間、疫情等重重困難,如期返校,在此我僅代表經濟管理學院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同時,對因疫情等原因不能蒞臨現場的各位同學致以誠摯的問候,歡迎你們加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祝賀大家實現層次躍遷,另啟一段人生風景!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疫情的反反復復,“壓縮”了我們的時間與空間,詩和遠方已無法說走就走。千行百業出現周期性瓶頸或深度地調控,房地產、互聯網、線下零售、平臺融資、新消費起起落落,人們的焦慮彷徨以及社會的內卷在明顯增強。盡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未改變,但對未來的預期總是讓人捉摸不透,那下一個可以捕捉到的風口究竟會在哪里?數字平臺、元宇宙、硬科技、科技金融、新能源...?雖然潮水的流向正在改變,舊的生活秩序逐漸松動,但是知識的學習,創新的管理將永無止境。面對不確定的時代,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尋找騰挪的空間,以及采取一種適合自己的活法,形成內在堅韌的秩序,方能從容與時代同行。機會都是在不確定性中產生,我們要善于找到機會,對我們自身的要求就是能夠自我迭代。
各位同學,選擇MBA教育,應該說是各位在職場打拼后驀然回首時發現的燈火闌珊處,是身處不確定性的時代,克服諸多困惑,在轉向的潮水中找到自洽而從容的平衡。有人說MBA教育是交人脈、再認知和受啟發,我比較認同,特別是受啟發,核心就是能夠讓不同職業背景的學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員、不同管理風格的學員,都能夠在MBA教育當中受到觸動、產生共鳴,或者哪怕是大家針對某些問題產生激烈爭執甚至對抗,我想這都是MBA教育應該產生的教學反應,也是大家回歸象牙塔后反思、迭代和成長的過程。所以我個人將“MBA”三個英文字母進行了解讀,“M”是指經歷了有爬坡過坎、有高潮也有低谷的你們;“B”在古代腓尼基,是一個房子的符號,在數學上有時也用作集合的表達,我解讀為大家“集合”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個平臺,“A”在學生評價中稱之為“優等生”,通過2-3年系統的專業學習與深度的思想交流與碰撞,大家圓滿完成自我迭代,變成優等生。在此,我將這個滿載期許和祝愿的解讀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追風趕月莫停留,因為,平蕪盡處是春山!
同學們,如果說,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車輪是腳步的延伸,電話(微信)是情感的延伸,太空是人類發展的延伸......,那么,在職學習意味著更多生活可能性的延伸。我們可以選擇用所學知識,賦予現實與虛擬空間精致、務實、高效,通過精細化流程的再造抽離于重復的瑣碎,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讓創新管理變得更加“魔幻”,讓自我價值的實現變得更加“精彩”。在當下,我們生活的各個維度,正在被科技煥新,變得更智慧、更精致、更有溫度。但每個產品或者服務的背后,既是科學技術的“天馬行空”,也是關注民生的“躬身力行”;每一次管理決策,既是智慧的激情碰撞與集體的有效行動,也是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的完美交融。詹姆斯·瓦特在多次實驗失敗后,終于制造出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從此掀開工業革命的序幕;艾倫·麥席森·圖靈提出“圖靈測試”等著名理論,為現代計算機及人工智能奠定基礎;史蒂夫·喬布斯從車庫開始,開創了“蘋果”時代,窮盡一生推動科技和人文的結合;屠呦呦幾十年如一日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創制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同學們,時代的車輪正在加速運轉,在變與不變的持續博弈中,未來發展與創新的空間也將無法預測!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和觀望者,唯有不斷為下一次的自我迭代儲備更多燃料,才能蓄勢待發,永立時代前端!
同學們,不同的經歷、不斷地進化,不懈的努力、不斷的迭代,這乃是人類存在的意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經濟管理學院“博學明理 厚德載物”的院訓,以及前輩先賢們建校88年來篳路藍縷,胼手砥足的奮斗歷程,也清晰地告誡我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養大德方可成大業;德不修,終難行穩致遠。我真誠地希望各位同學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為己任,開創“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各位同學,若你決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及MBA中心將與大家攜手共進,奮輯篤行,耕耘希望,發現成長的機會,發掘美好的未來,實現各自的持續迭代。
“苦盡甘來終有時,一路向陽待花期”。最后祝愿各位同學在校期間一切順利,身心愉悅!祝大家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夏顯力教授簡介
夏顯力,男,管理學博士,1973年生,安徽懷寧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陜西省鄉村振興發展智庫負責人、黃河中上游生態保護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科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陜西農業科學》主編、國內外多家期刊的審稿人。長期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主要從事城鎮化與農村區域發展、土地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陜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重點智庫研究重點項目1項)。近5年,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3項,咨政報告獲省級領導批示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在《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農業技術經濟》、《資源科學》、《中國土地科學》及LandUsePolicy,LocalGovernmentStudies,TourismEconomics,EmergingMarketsFinanceandTrade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連續多年在陜西農林衛視和相關直播平臺進行中央一號文件解讀以及社會熱點問題講座。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