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的領導下創立,為華東師范大學的實體教學科研機構。學院致力于“通過人和技術的協同轉化實現科技的社會價值”,秉持“創新改變世界”的核心價值觀,塑造技術和創新管理領袖的思維、能力和格局,培養擁有全球視野和社會使命感的首席技術官和未來科技型戰略企業家。
金融科技是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新開拓的科創教育領域,體現學院確立的首席技術官人才培養理念和定位,即將科技與管理結合、技術與商業化整合、“科學家精神”與“企業家精神”融合。10月28日,學院與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聯合舉辦“《中國金融數字化轉型政策解讀》暨金融科技管理EMTO課程發布會”。會上,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聯合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出了國內首創的EMTO金融科技管理高端培訓項目(Executive Management of Tech Officer, EMTO)。本課程結合產教融合進行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致力于培養全面的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
華東師大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針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教育既有高管教育項目,也有工程管理碩士MEM項目。在學院2023年入學報考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學位項目的學員中不乏來自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人才,這代表學院的學位與非學位教育已全面進入金融科技領域。學院整合高端優勢資源,開展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應對國家戰略需求,為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華東師大MEM2023年入學金融科技領域報考學員
掃碼申請報讀CTO學院
高管教育/學位教育項目
在剛過去的二十大上,習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健全資本市場功。
面對復雜的環境變化,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如何化危為機?金融機構如何進行面向未來的系統性的數字化轉型設計,創造新價值?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又該如何迭代產品及開拓市場,促進數字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
毫無疑問,促進政產學研投跨界合作是金融科技發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必要手段。今日,我們將一同傾聽來自政府、金融機構、高校的一線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一同見證政產學研投跨界合作迸發出的推進金融業發展的力量。
開場致詞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致歡迎辭,他表示,本次論壇重點聚焦在二十大提出的金融機構未來發展大方向,著重關注金融科技如何為主流金融賦能,主流金融如何與實體經濟相互賦能,帶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此外,他強調金融科技行業落實數字化轉型中亟需中高端金融管理人才,本次論壇將發布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急行業之需,推動金融科技行業人才隊伍的培養。
主題演講
“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內容與發展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負責人習輝博士作“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內容與發展趨勢”主題演講。她表示,金融科技作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與金融業治理現代化互聯互通,在支付清算、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投融資管理、信貸存款及薪酬四大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帶來金融業務和技術融合創新的新模式、新產品。她分析了當前金融發展的六大趨勢:金融科技發展,金融支付方式發展,普惠金融發展,ESG和可持續金融發展,金融監管優化,及科技驅動金融轉型。在上述趨勢下,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做好戰略規劃、人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重點圍繞業務和技術的充分融合,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政企雙方達成共識,構建數字化發展愿景,將金融機構和數字生態融合,和監管互動,讓治理先行。同時,習博士還分享了數字化發展的難題和數字化金融體系調整方向,為業界提供了對監管和行業的深度洞察。
課程發布
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發布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表示,目前金融科技應用中高端人才的奇缺是金融機構的普遍問題。金融數字行業真正的前端需求重點在于創新和突破。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面向一線金融科技應用的管理者,強調培養金融科技的高端管理人才,在教學體系上參照國外技術系統管理,融合移動課堂、實體性案例分析,打造終身性綜合學習機制。
華東師大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副院長王正寰先生表示,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的關鍵是行業的專家級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技術轉化,首席技術官的重要工作是作為技術終端進行集成和分解。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結合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和國家人才需求,致力培養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管理專業學科所需的高端人才。
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課程介紹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俊先生對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進行課程介紹,內容包括最新金融科技管理實踐、技術實踐、管理能力及核心能力。其中核心課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核心基礎課程內容包括金融科技有關管理概論、基礎知識及基本課程,側重金融科技管理創新性思維和數據思維;第二部分為高管核心管理能力課程;第三部分為核心實踐課程,側重數據挖掘、對應監管和風險合規。本課程將有效提高金融科技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實踐素質。
主題演講
“科技賦能金融體系下的新驅動體制”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李奕濤先生作“科技賦能金融體系下的新驅動體制”主題演講。他表示,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最關鍵的兩個主題詞是首席信息官(CIO)和金融科技,但目前二者在國內仍處于非常早期階段,發展均不成熟,在國內CIO的角色和能力建設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30年前的美國,CIO開始成為公司里的重要崗位,電腦從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后臺,開始大規模進入企業前臺,甚至用電腦進行業務決策和市場營銷。20年前,美國的CIO們在企業發展戰略上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競爭力依賴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發展。典型代表就是知識經濟的出現,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對傳統業務和傳統模式產生了破壞性和顛覆性的力量,主導這個力量的就是CIO,大家耳熟能詳的雅虎、谷歌,他們的創始人本身就是CIO。
從國內金融行業的科技化開端和發展歷程來看,20年前,國內信息技術從早期電腦部的定位實現了第一次飛躍,那時很多重要工作是支持銷售或銷售支持。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大規模擴容,尤其在市場規模幾十倍擴大后,產品、渠道和服務等領域的復雜性和容量要求驟升,信息技術的投入無可避免地在數據中心建設中形成了新熱點,傳統依靠人力的數據中心管理已處于人力管理和較低服務水平的極限。因此過去十幾年的數據中心現代化建設也是金融科技領域的重頭戲。在這個十幾年中,因為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大,金融行業開始出現對商業智能(BI)的關注和實踐,通過報表和業務管理看板,幫助各級領導和監管機構掌握對市場和交易。隨經濟基本面擴張的被動式大規模發展,過去20年金融行業內,以IT為代表的科技服務團隊和年度預算以數十倍的速度擴容,如今已很少有人能輕易厘清金融業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具體經緯與專業技術細節了。大型金融機構的信息系統存在大量各式的老舊代碼,每天有幾百個項目組產生成千上萬行的新代碼。如何形成有效的技術和業務管理,已經成為非常重要、極具挑戰性的問題。大型金融企業里到底有多少系統?哪些需要保存?哪些需要替換?哪些需要封裝,或等待合適時機改造?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什么樣能力的CIO? 中國金融行業的CIO應該怎么思考?
在金融行業中,CIO面臨的巨大挑戰有很多,參照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的十四五期間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普遍性的挑戰至少有以下五點:
第一,金融機構頂層戰略規劃和設計。如何理解和發展數字化轉型,發展企業的長期業務價值。如何協助CEO在董事會得到有轉型意義的戰略性支持。
第二,重構企業信息系統。由于過去20年高速大規模的點狀、條線或條塊化發展,在實現大規模業務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技術負擔。如何厘清眾多分散和老舊的系統,實現更加安全、成本合理和有助于業務整合和優化的系統重構,尤其是各類分散的數據庫和數據重構。
第三,建立企業級的數據治理體系。這是最直接體現金融企業科技能力的科技發展的要求和指標。以企業發展的業務戰略方向和目標為基礎,建立將業務流程、產品、客戶和組織以及服務水平的數字化定義,從而使數據來源、在流程中發生的停頓或沖突、業務處理背后的相關規則和數據約束、邏輯計算和交易決策結果能夠反應得清清楚楚,形成數據化的邏輯回歸能力。不僅使數據整體性來源透明可信,又能在其生命周期中有機聚合或準確比對,成為企業戰略性的Data Pipeline。這不僅用于一般意義上的信息解釋能力,支持業務的發展要求,也是支持人工智能等新發展高地的關鍵性基礎設施。
第四,建設金融科技團隊。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挑戰。金融行業傳統的企業文化是圍繞財務和銷售展開的,但管理成千上萬在不同年代培養出來的IT和專業工程師則不能完全依賴過去的做法。如何吸引、識別和激勵有潛力的有志者或高能人士,不能以金融行業非常習慣的銷售傭金,而應以使命感與經濟補償相結合的專業榮譽感發展團隊。
第五,金融行業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已到了最關鍵和最重要的階段。很多嚴重問題都是長年累月缺乏規劃和專業一致性造成的,如何在當前相關系統重構和大規模信創投入中妥善、有次序的解決方案,同樣是CIO和金融科技的挑戰和機會。
同時李奕濤先生還通過三個實踐例子,從國內金融行業數據標準化和金融科技數字化新基建在過去12年的積累和經驗,以及美國IBM在7年前通過Watson人工智能平臺在健康醫療的大規模嘗試所形成的教訓,分別說明金融行業數字化治理在企業和行業發展中的關鍵性和挑戰性。金融科技是復雜和艱巨的任務,同時也是真正改變行業發展局面和發展游戲規則的重要一環。
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將呈現給行業和所有參與者一個真正的全新世界,努力和大家共同探索當前可為,通過專業化努力成為可為,以及需要更合理的策略的各種戰略選擇和技術能力。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的優勢是國際經驗、本地智慧,希望大家與我們共同成長。
新炬智慧金融創新實驗室簽約儀式
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孫星炎先生、董事長孫正暘先生,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副院長張俊先生共同簽約新炬智慧金融創新實驗室。
“2022長三角金融科技成長賦能營”啟動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鑫女士,黃浦區金融辦金融發展科科長吳麗麗女士,上海金融信息行業會長邢波先生,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副院長王正寰先生,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星炎先生共同開啟成長賦能營。
成長賦能營以主流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發展實踐和需求為主,采取實地閉門交流方式,與頭部金融機構進行面對面溝通,幫助優秀金融科技企業和領軍人才深度了解當下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發展實踐和技術、業務創新趨勢和需求,為新時期金融科技公司技術創新提供一個理想的資源圈與業務發展場景。
商業銀行調研圓桌分享
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李奕濤先生、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黃定江先生進行以“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商業銀行信貸客戶價值管理調研和分析”為主題的圓桌分享。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先生表示,在對商業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和信貸客戶價值管理調研中,發現商業銀行存在巨大的急缺的金融科技管理人才需求,所以我們匯聚了國內最頂級的一批金融科技資源用心打造了EMTO金融科技管理執行官高端培訓項目。
華東師大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黃定江先生表示,如何管理和服務客戶在數字化時代是新的命題,需要回到數字化轉型本身,構建通過數字孿生的資源優化配置形成的大規模協作數字經濟體系。數字化轉型圍繞客戶業務和監管合規性展開,要構建行業和機構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必須回到金融行業本質和核心競爭力,發展能滿足未來實體世界和高度虛擬形態社會金融服務需求的金融服務技術。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李奕濤先生表示,目前金融行業業務復雜,普惠金融面臨著貸前、貸中、貸后的跟蹤,需要設計風險評估,數字化轉型也需要以金融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必須梳理內部流程和老舊系統,形成社會新基建。
結語
長三角金融科技30人論壇特別活動圓滿舉行,此次活動采取線下舉行+線上直播的方式,線下出席的金融科技專家與企業代表100余名,線上觀看論壇的直播的觀眾逾800人,共近千人參與活動,影響范圍廣泛。
附:嘉賓名單
習 輝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負責人
陳琦偉 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
王 鑫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常務副秘書長
邢 波 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會長
吳麗麗 黃浦區金融辦金融發展科科長
梁 國 黃浦科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吳 軍 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秘書長
王正寰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副院長
孫星炎、孫正暘 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奕濤 華東師范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首席科技官
張 俊 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黃定江 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彭成初 畢馬威華東華西區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