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首都經濟論壇順利舉行
2022年11月9日,由日本櫻美林大學(J.F. Oberlin University)主辦的第六屆首都經濟論壇(2022 Capital Business Forum)順利舉行。北師大經管學院作為首都經濟論壇的創(chuàng)始成員,作為中方代表參加論壇。來自北京、東京、華盛頓、首爾、馬德里、堪培拉等7個國家首都的20多位嘉賓以及280余位師生全程參會。會議設東京主會場、北京和華盛頓分會場,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日本櫻美林大學校長Hiroaki Hatayama,日本內閣官房原次官、內閣經濟社會研究局原局長Masao Nishikawa,日本明治大學原副校長、櫻美林大學教授Tsuneo Sakamoto,日本國際大學原校長Kimio Kase,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大樹,美國美利堅大學Kogod商學院原院長Erran Carmel、副教授Brett Gilbert,韓國政府投資通商大使、首爾綜合科技大學講席教授、首爾國立大學國際大學院原院長Hwy-Chang Moon、YIN Wenyan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與商業(yè)學院副院長CUI Lin教授,櫻美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Sakai Mutsumi、任云教授,以及北師大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江婕、副院長蔡宏波,教師代表郭垍、錢婧、胡聰慧、龔詩陽等共同出席論壇。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數(shù)字時代的經濟轉型與企業(yè)發(fā)展(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 in the Digital Era)”。
圖 1 2022首都經濟論壇開幕式
北師大經管學院副院長蔡宏波受邀主持本屆論壇的開幕式。
櫻美林大學校長Hiroaki Hatayama首先致辭,他表示櫻美林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北師大經管學院還在新宿校區(qū)設有海外教學科研基地,今年櫻美林大學十分榮幸主辦第六屆首都經濟論壇。在當今世界正在經歷復雜和劇烈變化的背景下,身處首都的學者共同探討數(shù)字時代經濟轉型與企業(yè)的發(fā)展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櫻美林大學致力于與世界其他大學一道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Hatayama校長最后祝愿本屆首都經濟論壇圓滿成功。
圖 2 櫻美林大學校長Hiroaki Hatayama致辭
隨后,北師大經管學院院長戚聿東致辭。他指出,首都經濟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本屆論壇櫻美林大學的加入進一步擴大了首都經濟論壇的平臺,歡迎來自日本的學者為論壇貢獻經驗與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首都經濟論壇很好地踐行了開放政策。今年又恰逢北師大120周校校慶,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平臺將為經管學院的發(fā)展增添更強的動力。最后,他對論壇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對櫻美林大學主辦本屆論壇表示感謝。
圖 3 北師大經管學院院長戚聿東致辭
第一階段主旨發(fā)言由北師大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江婕主持。Masao Nishikawa以“Implication of Long Low-growth Period with Massive Policy Supports in Japan for Post Covid-19 Era”為題,結合自己逾30年在日本內閣府的工作經歷和學術研究,指出面對疫情后長期經濟的低增長,政府應該保持政策扶持和彈性,幫助社會恢復活力。Erran Carmel教授以“Pandemic Megasystems: A New Framing and Lessons from Failures”為題梳理了全球90余個國家面對新冠疫情的應當方案和做法,總結經驗與教訓,提出期望構建全球防疫新框架。王大樹教授以“Increase the Non-contact Elements, Develop Beijing's Digital Economy”為題結合北京的防疫實踐,建議推進首都經濟無接觸元素的拓展,以數(shù)字經濟緩解和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龔詩陽副教授進行了“Powering Consuming Insights in a Digital World”的演講,分享了在數(shù)字經濟時代如何促進消費理念轉變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圖4 主旨發(fā)言嘉賓
圖 5 北師大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江婕主持主旨發(fā)言
圖6 王大樹教授發(fā)言
圖7 Erran Carmel教授發(fā)言
圖8 Masao Nishikawa教授發(fā)言
圖9 龔詩陽副教授發(fā)言
下午的第一階段發(fā)言由櫻美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Sakai Mutsumi主持。Hwy-Chang Moon教授、YIN Wenyan博士圍繞“Changing Patterns of Core Competence in the Digital Era: A case of Tesla Inc.”,探討了在進入壁壘較高的行業(yè)中后進者如何能贏得在位者的青睞。Kimio Kase教授的發(fā)言題目是“Can the Analogical Learning Process be Digitally Handled?”,他通過案例分析,討論了如何運用數(shù)字化技術進行類比學習。Tsuneo Sakamoto教授以“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Sustainable Finance”為題,提出了金融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及局限性。錢婧副教授的發(fā)言題目是“How coul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ke Cities Better?”,她生動地闡述了數(shù)字技術深刻地改變了現(xiàn)代生活,其如何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便捷和輕松。
圖10 第一階段發(fā)言嘉賓
圖11 櫻美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Sakai Mutsumi主持第一階段發(fā)言
圖12 Hwy-Chang Moon教授發(fā)言
圖13 Kimio Kase教授發(fā)言
圖14 Tsuneo Sakamoto教授發(fā)言
圖15 YIN Wenyan博士發(fā)言
圖16 錢婧副教授發(fā)言
下午的第二階段發(fā)言由北師大經管學院胡聰慧副教授主持。CUI Lin教授圍繞“Employee Ownership and Firm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分析中國企業(yè)員工所有權比重的提高導致企業(yè)數(shù)字化程度也更高,并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Brett Gilbert副教授的發(fā)言題目是“Firm Heterogeneity and Inequality: A Regional Perspective”,她基于區(qū)域視角分析了企業(yè)采用不同程度的補償和雇傭策略,影響了異質性和不平等的程度。郭垍副教授以“Digital Museum of the Economics and Social History of China”為題介紹了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和豐富的電子資源獲取海量知識,數(shù)字博物館的建設對教學提升和社會進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圖17 第二階段發(fā)言嘉賓
圖18 北師大經管學院胡聰慧副教授主持第二階段發(fā)言
圖19 Brett Gilbert副教授發(fā)言
圖20 郭垍副教授發(fā)言
圖21 CUI Lin教授發(fā)言
最后,北師大經管學院胡聰慧副教授做了論壇總結。他感謝每位發(fā)言嘉賓的精彩演講,他指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圍繞“數(shù)字時代的經濟轉型與企業(yè)發(fā)展”這一主題,從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和教育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享,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意義,無疑會對數(shù)字經濟賦能企業(yè)和社會發(fā)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至此,第六屆首都經濟論壇圓滿落幕。首都經濟論壇的平臺進一步擴大,論壇內涵進一步豐富,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水平進一步提升,這一國際學術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凸顯。
供稿: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
責編:尚怡宏
排版:鄭喬祎
審核:蔡宏波
微信公眾號 | 北師大經管學院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