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5日22點(美國時間,12月15日9點),受馬薩諸塞大學羅威爾分校曼寧商學院(Manning School of Business UMass Lowell)的邀請,MBA中心孫建敏老師在該校全球創業交流中心(GE2)和印度工程教育合作中心(IUCEE)主辦的研討會上開展題為“中國大學創新創業現狀調查”的講座。本場講座也是自2019年以來,該系列的第36場專家講座,會由全球創業交流中心主任Bill Yelle老師主持。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印度、泰國、圭亞那等國家的學生、老師、企業家等超過50人參加。
孫老師首先引用全球創業生態數據,中國一線城市創業公司獲得的種子輪投資額度比硅谷的創業公司高很多,然而A輪的投資額度中位數以及融資總額并不及灣區,創業生態總值和工程師的薪水也遠遠低于灣區的水平。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是中國創業生態完整度最高的城市,并在追趕硅谷的步伐。
后續內容涉及到大學生創業動機、創業與學業的矛盾、創業領域、互聯網創業與新媒體發展現狀等問題,接著通過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以及投資方視角下評價初創項目關注的指標等分析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更加貼近年輕的消費群體,應該多去社會和商業實踐中實習和觀察,進入真實的市場,發現一些真實問題,思考自身的項目能不能從你的專業領域解決市面上客戶的問題,你的專業領域的那些技術是可以去突破創新的,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最后,開放式創新允許企業利用內部和外部資源進行協作并推動創新。大企業現在不僅將創新部門集中在研發部門,或集中在企業內部的特定戰略部門,而是利用員工、客戶和外部合作者的知識和創造力來生產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比如樂高、海爾、小米、三星、通用電氣等企業設立了內部創業部門,并積極招納有創新創業經驗的畢業生,構建多元化創新部門。未來,entrepreneurship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能力。建議同學們未來要用開放和學習的心態“走出去”,擁抱“創新和挑戰”。
提問環節,各國同學非常踴躍提問,問題涉及到“新媒體與創業之間的關系”、“商業計劃書中的融資計劃和價值分析”、“新產品營銷方案關注的重點”、“師生共同創業的股權問題”等十多個問題,Yelle老師選擇了其中的五個問題,孫老師現場進行的回答。孫老師最后留下電子郵箱,請其他同學把沒有回答的問題發送郵件,后續他以郵件的形式盡可能回答。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