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上海大學MBA招生政策發布會(2023—2024)暨新年全球首場學監考生面對面交流沙龍活動成功舉行。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政研室副主任劉功潤,上海大學MBA中心主任孟添,上海大學MBA學術主任任永平,上海大學MBA中心資深學術總監孫大寧,上海紐倫港金融MBA學術總監張國平以及產業方向學術監督們應邀出席,2023-2024級考生到場參與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
上大MBA中心主任孟添老師為本次活動致詞。孟主任首先歡迎各位考生的到來,表示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這也是疫情三年之后,第一次大型的線下的招生宣講政策發布及講座活動,隨后孟主任介紹了SHU MBA二十年來的特色,始終堅持“培養全面發展、可相信與可共事的Glocal人才”的教育理念,以及 SHUMBA“2025戰略”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產教融合。SHUMBA有五大產業方向,金融、文創、智能制造與上海制造、新零售與上海購物、和區塊鏈,同時有四個傳統的職能方向,包括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和運營管理,以及GL全英文項目。
2004年創辦之初,SHUMBA在校學生50位左右,目前在校生規模已達到800余人,SHUMBA始終堅持“合適的學生,合適的項目”作為招生原則,希望同學們在選擇MBA的時候,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項目。因為讀MBA相當于在投資自己,上海大學MBA是要與上海和上海大學共同發展的一個項目,以上海命名的大學的MBA,非常歡迎廣大考生跟這樣一個“創業”的MBA一起努力,一起奮斗。
孟添主任致辭
會上進行了上海紐倫港Global Finance 2.0的升級版啟動儀式,2009年,上大就成為CFA的合作伙伴,上海紐倫港金融MBA(Global Finance MBA)也在當年應時而生,致力于培養可相信的,與Global Local金融業及相關利益者負責任的復合型專家及領袖人才。項目非常注重國際化與應用性的培養,強調道德與商業倫理教育,使學生成為了解掌握紐約、倫敦、香港、上海的金融知識和運行實踐的金融人才,并幫助學生迅速有效地建立起金融界人脈。2011年第一屆的GFMBA學生畢業,全日制畢業生半數轉型到了金融行業。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SHUMBA也安排了非常多的前往香港、紐約、倫敦的企業和機構的參訪,包括香港證券交易所、金融管理局、渣打銀行、ICAC、倫敦證券交易所、LSE、紐約大學等,和當地的金融企業、商學院進行相應的交流。時至今日,上大MBA致力于產教融合的培養,推出了五大產業MBA項目,其中之一就是SHUMBA大力發展的金融MBA,GFMBA2.0將會更加地緊密結合各類金融資源,為社會和企業培養金融人才。
啟動Global Finance2.0升級版現場
在隨后的招生項目介紹中,MBA中心招生總監艾麗娜對對上大MBA最新的招生政策及項目情況、學費及獎學金為考生們進行講解。
艾麗娜老師招生宣講現場
沃頓商學院博士、臺灣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創系主任、GFMBA學術總監張國平教授為考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金融講座:“金融重要性跟前沿發展”。張老師侃侃而談,分別從個人投資、金融衍生品、公司外匯及期貨、俄烏戰爭等生動的例子從個人、企業、國家三個角度詮釋了金融的重要性,然后為“資產風險”進行了定義,結合到生活中完成諾言的可能性很高,則為風險低,如果達成許諾的可能性低,可視為風險高,結合到金融學的理論中,如果資產的價格對經濟整個大環境反應很激烈,經濟好的時候隨之大好,經濟壞的時候隨之大壞,稱之為風險很高。最后張老師用歸納法和演繹法來解釋當前大熱的ChatGPT,鼓勵同學們多關注熱點,不斷學習。
GFMBA學術總監張國平老師演講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政研室副主任劉功潤老師進行“探尋確定性--新發展格局下的經濟趨勢”主題演講。該主題也是他本人新著一本書的名字。劉老師首先從疫情中的不確定性說起,可能會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系統性的沖擊,即便有很多的規劃,但是面臨著需要重新設計。當前俄烏戰爭、中美博弈等對世界格局的改變以及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劉老師講到:從宏觀的角度PEST(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分析,如果從整個經濟圖景來看,西方負利率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實體經濟的回饋很低,金融基本上都還在自己本身的金融系統里面轉,沒有很好的到實體產業里面,全球也面臨這么一個問題,金融本身還是處在自我循環的體系里面,真正的實體沒有讓它爆發式的成長。
隨后,劉老師講回主題,全球大通脹帶來整個經濟大的衰退,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在于: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結構性收縮、供給沖擊、預期偏弱難扭轉);“穩增長”同時需“防風險”,房地產行業風險蔓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償還壓力加大、中小銀行的風險顯露等問題。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功潤老師演講
SHUMBA與考生交流沙龍環節。MBA中心學術主任任永平老師為考生詳細介紹了 CAPE(案例教學、行動學習教學、問題導向教學、以及實驗教學)和3×3×1/3學習方法(三個維度,時間上、空間上、學習對象上:時間上是課前、課中、課后;從學習對象上看,跟老師學、同學之間相互學,以及自學;從空間上,在學校學、到企業去學、走到國際上去學)。通過這九個方面,全方位的使同學們在兩年或者兩年半的時間里面,結合SHU MBA核心課程和非選修課程,打造可相信、可共事,具有國際視野的,能面對不確定性,解決未來挑戰的高級經管人才。
任永平老師分享中
GLMBA資深學術總監孫大寧老師分享到MBA項目是要把企業里面所有門類比如會計、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相結合,進行一個系統的了解與學習,使學生對MBA有個全面了解。Global Local MBA項目從上大MBA成立之初就始終堅持全英教學,不同的目標人群是不一樣的。不僅經濟、政治,各領域英文都可以作為工具幫助學生獲取最新的信息,不局限于簡單的溝通,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進而促進更好的溝通。
孫大寧老師分享中
隨后,張國平老師從自己本身經歷出發對于非金融背景想申請金融MBA轉型的同學進行了特別說明。張老師介紹,他是由工業工程本科,土木碩士,轉而到經濟學領域深耕的。經濟跟管理,包括金融,從碩士開始念一般來講都沒有問題。重點在對數學不要懼怕,在開學之前,可以找兩本書可以看,微積分和統計。打好扎實的學習基礎。
張國平老師分享中
接下來新零售與上海購物、區塊鏈、智能制造與上海制造及文創方面四位學術監督老師進行分享,四位老師分別介紹了各自產業方向的特色。
新零售與上海購物
學術監督李倩倩老師分享
區塊鏈產業方向
學術監督鄒宗峰老師分享
智能制造與上海制造方向
學術監督高杰老師分享
文創產業方向
祝波老師分享
最后的Q&A環節,在場的考生向學術監督們提出自己的疑問,積極的與老師們交流互動。
考生Q&A現場
本次活動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了考生們的熱情,同學們也從老師們的分享中解決了很多疑問,期待早日在上大校園與大家見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