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小涓做客第94期首經貿MBA“金臺論壇”,在紅廟校區四號樓階梯二教室為經貿師生作了一場以“堅定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機遇與挑戰”為題的特邀講座。參加活動的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校黨政辦主任張彤、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力等。講座由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黃蘇萍主持。
講座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與江小涓教授親切會談,校黨政辦主任張彤、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力等陪同會談。韓憲洲首先對江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韓憲洲表示,首經貿建校以來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致力于經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希望江教授多指導和支持首經貿的發展。
江小涓從新征程新起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未來發展四個方面分享了自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度思考,并向首經貿MBA學子提出殷切寄望。江教授指出,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時點上。2021年,我國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2022年,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到2035年,我國要初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2050年,我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江教授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其他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經濟增長的奇跡。我國經濟增長具有波動幅度大、和全球經濟相互影響的特點。近年來,我國在脫貧攻堅、科技教育、環境保護等各項事業上取得了巨大進步。江教授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上,我國具有獨特而突出的新優勢。一是科技能力顯著提高。2021年中國R&D經費規模居于全球第二位,占GDP比重已接近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二是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從消費看,我國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城鎮化率不斷提升,國內消費快速增長。從生產看,我國制造業規模全球第一,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相對完整。三是我國人力資本具有綜合競爭力,勞動力質量也顯著提升。四是數字經濟發展快、規模大。數字經濟是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最顯著的行業,中國未來成長空間和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提升增長質量空間廣闊,潛力巨大。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破解從全面小康向現代化國家邁進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和挑戰,發揮好我們獨特優勢,順利實現建設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一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針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復雜性,江小涓認為,國家發展目標和任務日趨多元,各方面相互加持,同時相互制約。今后,數量與質量、效率與公平、經濟與環境、守正與創新、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都是等量齊觀又相互制衡的目標。現代化建設階段對人的能力、素質、眼界、胸懷、責任等要求都有不同,教育要適應新的要求,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本次講座以政策文件、官方數據和具體案例等為支撐,從全面小康向現代化國家邁進中可能碰到的問題與挑戰以及我國獨特優勢等視角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進行剖析。整場講座兼具理論高度和思想深度,條理清晰、內容詳實。在互動交流環節,江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細致耐心解答。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講座收獲頗豐,有助于深度理解中國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