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結合國家及學院的科創戰略、全面構建未來管理人才的創新視野、實踐能力和“知行合一”的精神,2023年2月底,全新升級的復旦MBA iLab商業咨詢項目(以下簡稱iLab項目)正式拉開序幕。作為復旦MBA全方位價值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iLab項目自2005年誕生至今,已與海內外252家公司達成合作,開展了304個項目,吸引了超過1000多名學生參與,成為中國頗具全球影響力的MBA行動學習課程,備受各方贊譽。
2023年,3個科創類iLab商業咨詢項目首次向在職MBA二年級學生開放。同時,來自“復旦MBA科創青干營”的12名學生也參與其中,共同完成指定科創課題。在“醫療健康”、“新能源”“信息技術”領域,具備多元化背景的在職MBA學生團隊通過“實訓結合”的方式,分別圍繞企業技術探索下的發展目標,開啟了一場跨領域的未來探索之旅。
搶跑“新能源電池”賽道,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
合作企業:寧波拜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課題:
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的上游檢測設備-To B
營銷策略及品牌建立
在全球“雙碳”背景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而電池作為提供動力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
在電池技術創新發展的趨勢下,為實現國產電池檢測設備這一細分市場的升級,兩組項目團隊展開了詳盡的前期調研和積極的計劃部署,從數字化營銷、大數據賦能等角度,為拜特提供有創新、可落地的品牌建立及營銷策略方案,從而快速塑造提升其品牌形象和行業競爭力。
在2月的項目啟動會后,“澎湃動力”小組成員圍繞課題開展了緊鑼密鼓的課題調研,助力企業的現有品牌營銷成果實現策略優化;同時從新能源安全標準、后端信息反哺上游電池研發、電池全生命周期數據對前端營銷賦能等角度進一步探索,對品牌定位至產業鏈價值定位進行概念賦能,進而帶來競爭優勢的提升。
該項目另一小組“超原力”的5名學生都來自復旦MBA科創青干營的“新能源賽道”。他們除了擁有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力,還具有豐富的咨詢服務經驗,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垂直的場景服務,并展開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精準為企業的創新之路賦能。
復旦管院MBA項目組初訪拜特
作為在職MBA學生,具有多元化背景的兩組項目團隊在協作中也將碰撞出更多的靈感火花,為企業探尋著新的平衡點、突破點和市場空間,提供全新視角的解決方案。期待在此過程中,項目成員通過實戰能夠強化自身能力。
此外,本次項目的企業內部對接人田力夫同樣也是復旦MBA校友。因為親身體驗過復旦MBA培養體系的科學性,他非常認可iLab項目為在讀學生帶來的成長以及對企業的切實助力。“iLab項目將專業導師指導、企業實際需求和小組學生協作這三者有機結合,其組織架構設計及目標設計都十分科學,充分體現出科技創新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
接下來,田力夫將以企業對接人的身份攜手項目學生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分段執行具體實施計劃,形成企業實際可行的品牌戰略,把產品價值傳遞給客戶,以此來提升企業的軟實力,賦能品牌科技創新,共同助力拜特打造國內雙碳目標下的高端裝備企業。
通過iLab這種以理論實戰相結合的方式,兩組項目團隊對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檢測設備兩大板塊也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對于肩負起“碳中和”“碳達峰”綠色發展的重擔有了新的使命感。
突圍“卡脖子”難題,激發半導體產業的創新力
合作企業:上海孤波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課題:
面向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性全生命周期
管理軟件平臺 – 市場準入、商業拓展計劃
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半導體產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眼下,國內半導體企業最大的短板還是缺乏全產業鏈的格局,原材料、芯片設計、芯片研發等關鍵環節仍處在“卡脖子”階段。
為幫助企業創建自己的核心技術,兩組項目團隊展開了積極調研和方案部署,為孤波科技實現經營價值可量化的最佳商業模式。
面對來自芯片領域如何實現商業價值的研究挑戰,兩組項目團隊團結一心、迎難而上:“觀芯測象”小組成員保持著深入學習的態度與恒心,閱覽了多份半導體行業研究報告,以此進一步分析了基于芯片測試細分行業創新性全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平臺的商業化價值和實現可行性路徑,結合孤波科技的實際情況,從而設計出更具針對性、合理性、個性化的商業解決方案。
而另一小組“芯動力”的成員憑借著豐富的芯片行業從業經驗,在項目伊始就和客戶制定了詳盡的成員職責匹配和對應的溝通地圖,每個成員將根據自己的職責,圍繞專業測試生產數據的采集和標準化治理的商業價值及行業規范進行研究,同時也和自身工作緊密相結合,以此挖掘更多的價值。
作為在職MBA學生,兩組成員不僅具有深刻的行業洞察力,同時在項目實踐中也將積累更多“實戰經驗”,以行業特性方法論的補充以及線性思考方式的強化,助力孤波科技獲得芯片測試行業的創新驅動力。
把握5G+醫療趨勢,聚焦智能居家透析
合作企業:昆山韋睿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課題:
如何快速有效推進中國終末期腎病患者
智能居家透析的市場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居家腹透治療為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腎病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緩解了抗疫一線的醫療壓力。
為助力韋睿醫療進一步實現“智慧腹透”,項目團隊利用居家場景作為院內診療場景的延伸,服務于未來大量疾病的新診療模式——“院內做明確治療方案、院外做長期居家治療和康復”,讓醫療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此外還針對社會老齡化趨勢,圍繞老年病、慢性病的居家治療康復護理中,為企業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在明確了企業的預期后,為了及時溝通和解決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項目團隊按照各自專業所長具體劃分了解決方案、產品化、市場營銷、財務等職責,定制了嚴謹的項目交付目標;并計劃在4月對企業進行實地的調研訪談和協同共創,在項目進行中向客戶實時介紹項目的進度和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
而涉及更多關于業務以及市場側的內容則需要企業方的積極配合。作為企業對接人的韓冬也畢業于復旦MBA,在項目進行的四個月中,他將以“總協調人”的角色來推進項目的啟動和有序開展,安排學生與公司、企業導師的全方位對接,以及負責項目期間的溝通協調和進程督導。
作為復旦MBA校友,韓冬十分認可iLab項目對“科學家型”企業的科創賦能作用。他表示,這種商業實踐模擬方式可以匯聚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最強外腦”,助力企業多維度探討市場與現有產品、在研產品的供需強度,以此來完善戰略布局。他也希望通過本次合作和聯動,韋睿與復旦MBA的精英們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為企業智慧醫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在“智能醫療”的背景趨勢下,“智慧腹透”能夠讓居家腹透實現智能化、精細化的慢病居家便捷管理,項目組成員作為在職MBA學生,也將共同致力于找到符合當前業務需求且可落地執行,為飽受往返醫院奔波之苦的透析患者帶來福音。
學以致用,致用于學。我們期待在2023 iLab項目中,30名由在職MBA學生組成的6支咨詢團隊能夠作為科創企業的外部“智囊團”,以扎實的研究、創新的思路提供更具啟發性和實戰價值的解決方案。iLab項目也將不斷回應商業和社會發展需求,激發學生自驅力和探索精神,創新領變,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