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學校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發揚學?!按笊炭?新工科”強勁學科優勢,工商管理學院踏著時代的足音應運而生。在不確定性、復雜性及動態性日趨嚴重的情境下,學院在摸索中前行、在創新中引領,逐漸開辟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朝著建設西部一流工商管理學院的目標穩步邁進。
近日,中國MBA教育網《商學院之聲》欄目有幸采訪到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楊柏教授,就學院及MBA項目特色化發展之路與育才之道、學術研究和管理實踐等前沿問題展開探討,分享經驗,交流心得。
01
立足中國式現代化
建設西部一流工商管理學院
問:工商管理學院是重慶工商大學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作為院長您見證著學院的發展。在伴隨在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征程中,工商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如何?
答:重慶工商大學始創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并組建而成。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復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學校在整合吸收原管理學院、商務策劃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MBA教育中心部分專業教育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全力創辦了新的工商管理學院,學院前身可追隨至1962年成立的企業管理系。近年來,為凸顯辦學優勢,保障教學質量與水準,學院培養組建了一支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的教職工隊伍,科研及教學成果顯著,現有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四千余人。
多年來,在學校、全院師生的通力合作與共同努力下,學院學科建設成績斐然,實力強勁。現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以及工商管理碩士(MBA)、國際商務碩士(MIB)、旅游管理碩士(MTA)三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工商管理學科為重慶市特色學科、重慶市首批一流學科。擁有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專業群、旅游管理類專業為重慶市特色專業群,市場營銷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問:作為一所商科類院校中以“工商管理”命名的學院,學院的定位、目標和任務是什么?有著怎樣的特色與優勢?
答:誕生之初,我院便秉承“融匯中外智慧、扎根本土實踐、探索管理新知、培育卓越人才”的辦學使命,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堅持“三型一化”(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化)主線,致力于建設西部一流工商管理學院,為輸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的知行合一卓越管理人才、助力中華經濟騰飛及重慶西部開放高地建設貢獻力量。
如今,我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以強勢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為龍頭,我們緊跟經濟、技術及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整合學院自有豐富資源,凝練學科方向,組建教研團隊,開發一流特色課程,不斷推動內涵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此外,為深入響應黨的二十大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戰略,學院立足現代化應用場景布局并已逐步開展相關學科建設工作。目前,工商管理一級學科點所聚焦的五大研究方向不僅與適應現代化應用場景的學院建設戰略相吻合,也各具特色與優勢,圍繞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數字化等維度展開,具體而言:
1、企業管理專業研究方向聚焦當前熱門的數字化轉型和企業國際化發展問題,不僅組建了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研究與教學團隊,還擁有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師資及平臺優勢明顯。
2、在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會計學專業聚焦我國環境政策對企業綠色創新技術的現實問題,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特別設置以長江三峽庫區環境審計為主的研究方向。
3、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方向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及企業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等內容組建相關教研團隊,開展研究與教學工作。
4、旅游管理專業順應重慶旅游業發展方向,滿足國家旅游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及現代服務業基本要求,形成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特色研究方向。
5、結合重慶市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特別設置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方向,著力做國際物流。
以上定位、目標和任務引領著學院在變革的時代浪潮不忘初心,求是創新,圍繞其所作的一切努力,也成就了當下工商管理學院的核心競爭力與獨特優勢。
02
薈萃資源多措并舉
打造高品質MBA教育平臺
問:除了院長和中心主任的身份,您還是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工商管理)和全國萬名優秀創業導師人才庫首批入庫導師。在創新創業方面,您有哪些心得與體會?學院MBA項目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答:創新創業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創業者們所面對的是真實的商業戰場和商業問題,重慶工商大學MBA項目自2009年試辦以來,以服務需求為導向,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致力于培養“懂經濟、擅管理、寬視野、重責任”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和行業精英。為幫助MBA學生能夠更加游刃有余地分析并解決創新創業中遇到的現實問題,MBA項目依托學校堅實的經管學科優勢和商科教育積淀,匯聚政、產、學、研各方面優質資源,配備經濟、金融、會計、管理科學跨學科跨領域師資力量,通過豐富全面的課程、活動及比賽等方式,構筑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高品質MBA教育平臺,讓學生全面培養創新意識,打磨創業項目。具體而言:
一方面,我院MBA研究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即學業導師和事業導師,從“知行”兩方面給與學生所需理論與實踐指導,以及創新創業資源條件。學業導師來自我校各院系,學術造詣精深、教學功底深厚,事業導師則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企業家,創新創業與管理實踐經驗豐富,學生可依據職業意向自主選擇。
另一方面,MBA項目通過舉辦“商智論壇”“渝商論道”“名家講壇”“專題報告”等學術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企業家、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管理者及學者走進課堂分享管理前沿理論與經典案例,拓展視野與思維;通過“移動課堂”,讓學生走進企業,切實將理論知識運用于企業實踐,提高實戰能力;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分享總結案例企業的經驗教訓,提升決策管理能力。
不得不提的是,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及MBA教育現已形成了一個高效的閉環,各院系、專業導師庫資源共享,相互學習。同時,當MBA學生畢業后我們也會邀請部分優秀的同學以本科生“事業導師”的身份走進校園,分享職業經驗、管理心得與行業洞察,引領學生職業發展。
03
凝練管理智慧
“頂天立地”做科研
問:您曾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慶市人民政府重大決策重大項目等項目工作?;仡櫮黜椆ぷ鞯慕洑v與經驗,您如何看待學術研究和管理實踐的關系?學院又是如何開展相關工作的?
答:身為科研工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我們要把科研成果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促進科學研究和管理實踐進行有效融合。一定不能閉門造車,與現實脫離,無法解決真實管理問題的研究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科研課題必須來自于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管理實踐問題,并能有效應用于管理實踐之中,這樣的科研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對于工商管理這種應用型學科,我們的科研課題來自于社會企業、行業,來自于社會經濟發展,所以學院鼓勵老師到企業中去進行社會實踐,開展社會調研工作,去發現真實商業問題。在MBA項目中,MBA導師和學生之間有一個很好的互助互益關系,因為MBA學員都是擁有至少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場精英,他們帶著問題來到課堂之上,對于他們所在企業、行業、職業存在的問題很多時候能給導師一些科學研究的靈感和思路。同時,導師也能通過學生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工作,并帶動同學一起企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成功解決“真實存在”的現實問題。
此外,對于教師而言,成功扎實的科研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深入,也能積累教學案例,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鮮活。當課堂所講授的案例就是關于重慶、關于龍湖、關于大家熟悉的企業、關于最新發生的事件時,同學們也不會再覺得特別遙遠,不現實。在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我們也特別重視案例教學,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并將好的案例編寫成教學內容,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教學案例庫,努力帶給學生最新鮮、最貼近、最真實的商業案例,幫助他們更好地吸收理解理論知識,錘煉解決商業世界中各類復雜問題的能力。
04
寄語
問:當前正值2023年招生季和調劑關鍵時期,對有意向報考重慶工商大學MBA項目的考生們,您有哪些話想對他們說?
答:熱烈歡迎廣大考生積極報考重慶工商大學MBA項目,感謝同學們對學校MBA項目的認可,如果大家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我相信我校的MBA教育也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我們有一流師資團隊,有事業導師和學業導師雙導師制為你的學業事業保駕護航,全力為大家打造一個自我提升和實現的平臺,營造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與學習體驗。也希望大家通過未來兩到三年的學習取得一定的收獲,共同努力,成長為“懂經濟、擅管理、寬視野、重責任”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和行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