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16日,值此深圳大學40周年校慶之際,以“數字經濟與智能決策”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決策科學學術年會在深圳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和深圳大學聯合主辦,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承辦,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深圳技術大學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協辦。
會議現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副主任劉作儀研究員、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理事長李建平教授、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余樂安教授參加會議并出席開幕式,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汪壽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霍紅、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天津大學熊熊、香港理工大學黃國全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參加此次會議并做大會報告與專題報告,大會開幕式由深圳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鄭尊信主持。
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
開幕式上,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致歡迎辭, 他代表深圳大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蒞臨會議的各位學者、嘉賓表示歡迎,對長期以來幫助、支持深圳大學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他指出,當前數字經濟規模迅速擴大,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茖W前沿加速迭代,科學研究范式迅速變化,第十五屆中國決策科學學術年會的召開對于探討數智創新背景下的前沿理論與應用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他談到,深圳大學成立40年來,始終跟隨深圳改革創新的步伐,不斷開拓進取,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經濟特區的優秀建設者。新時代背景下,深圳大學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同時,他也希望各位大咖、學者、教授加入到深圳大學,在新時代共同拼搏奮斗。
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理事長李建平教授
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理事長李建平教授代表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對此次會議召開表示祝賀,對承辦方深圳大學經濟學院表示感謝。他提到,決策科學分會作為中國運籌學分會之一,是決策科學領域工作者的學術團體,旨在促進決策科學理論與方法的發展,加強決策科學的應用與研究。
李教授表示,當前數字經濟迅速發展,給智能決策提供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他期待通過此次會議與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同仁共享真知灼見,并代表年會祝福深圳大學40年生日快樂,預祝年會圓滿成功。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余樂安教授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余樂安教授致辭,他代表全體理事對到場嘉賓及從事決策科學相關研究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表示歡迎。他談到,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成立于1978年,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07年,此次會議致力于打造中國決策科學學會品牌,發揚和傳承學術傳統。
余教授指出,此次會議不僅邀請到學界大咖做主題報告,還設置了企業參訪、企業家論壇等環節,希望通過建立產業、學界聯系,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他對深圳大學及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各位老師和同學、及參會人員和志愿者的支持表示感謝,并祝愿大會圓滿成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副主任劉作儀副主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劉作儀副主任以線上形式參會并致辭,他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對會議召開熱烈祝賀。他提到,基金委管理學部歷來發展戰略中強調,管理科學是一門橫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的綜合性交叉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涉及社會、經濟、技術領域的各類管理活動,因此,管理科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需求導向性。
劉副主任希望各決策科學領域的專家通過此次交流、研討,能夠就該領域的基礎研究——“如何瞄準國家目標”、“如何關注科研范式帶來的挑戰”兩個問題,為管理科學的決策提供積極的建設性意見。最后,他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汪壽陽院士
大會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汪壽陽院士就“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主題發言。汪院士回顧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剖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數實融合的產業體系,數實融合培育了現代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暢通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路徑,實現了擴大內需與供給側改革的有機結合。
汪院士表示,數字經濟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平衡好快速擴張和規范治理的關系、平衡好企業利益與社會福利的關系、平衡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他認為,我國雖然已經建成世界上最為完整的產業體系,但產業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產業體系中人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有機組合的質量和效益仍待提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霍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一處處長霍紅研究員以線上形式參會,做“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從青年科學基金開始 ”主題發言。她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基金中的人才培養體系及管理科學部對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管理流程;總結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從獲得青年科學基金、到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再到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路徑特點;探討了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當下應擔負的職責和未來的努力方向。
她強調,做好青基是一切的開始,希望年輕的老師們想清楚個人價值和學者價值,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設置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一方面要有應變而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自己的研究主線,摒棄功利性研究,做好價值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洪永淼教授以“人工智能新近發展及其對經濟學研究范式的影響”為主題進行發言。他指出,以 ChatGPT 為代表的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大數據模型的發明應用,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與治理方式,也在深刻改變經濟學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如何在大數據和 AI 的基礎上擴大模型規模,是經濟學中一個值得關注的新研究范式。
洪教授認為,ChatGPT發展的理念和發展方法論是大語言模型,它的算法基礎是LLM或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模型參數和個數非常多。AI或ChatGPT在重大創新、判斷因果關系、預測性、驗證數據的可靠性、及可解釋性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拓展。
天津大學熊熊教授
天津大學熊熊教授圍繞“高頻交易與中國證券市場:基于市場微觀結構視角的進展 ”做主題發言。熊教授在理清高頻交易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基于市場微觀結構的視角,根據高頻交易運用于證券市場上交易策略進行分類與系統評述。他指出,科技和監管一直是促進金融在技術形態上不斷演化的兩個永要引擎,而高頻交易作為金融科技發展的亞要里程碑,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標志之一。
熊教授表示,從總體來看,中國市場典型微觀特征是集中市場,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護中小投資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有信心對市場進行較為集中貢獻,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
香港理工大學黃國全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黃國全教授就“元聯網新物流體系中管理和決策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主題發言。黃教授表示,元聯網是物流智聯網向元宇宙的創新拓展,其基本構思是“像在互聯網實時聊天平臺上收發短信一樣收發物件”。而大灣區具有進行元聯網研究開發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形成元聯網研究得天獨厚的載體,元聯網新物流體系在管理和決策科學研究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沖擊。
他通過元聯網實名制、保持信息空間和物理空間的追蹤性和可視度、換算時間和空間等方法與構思闡釋了“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復雜的問題”元聯網理念。
當日下午,會議以小組報告形式展開,大會共設6個分會場,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別進行專題邀請報告3場,會議分組報告40場,國內外期刊交流5場,《系統管理學報》研討24場。
16日大會報告環節,四川大學徐澤水、東北大學黃敏、上海交通大學萬國華、中國人民大學張順明將分別以“在線評論驅動的決策理論及應用”、“數據生態:大規模制造產業可信溯源之思考”、“Online Acceptance with Postponable Production: A Bayes Selector Approach ”、“GWT: A Novel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for Stock Price Distortions ”為主題進行發言。剩余專題邀請報告、會議分組報告、《系統管理學報》研討將與Physical Internet企業家論壇于各分會場同步開展。
此次會議聚焦數智經濟時代下智能決策科學的研究、進程與成果,旨在提振發展信心,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來自全國高校決策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師生代表500余人參會并交流,共同總結管理實踐經驗,探索中國管理科學與學科的發展之路,為提升中國管理水平而奮力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