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第22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中國經濟學年會理事長、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汝岱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孫堅強教授與副院長陳鎮喜教授等人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就本次年會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導報、21世紀經濟報道、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深圳商報、信息時報、廣東電視臺新聞及公共頻道、中國教育在線、香港商報等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據了解,第22屆中國經濟學年會由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承辦,將于5月13日至14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本屆年會在保持以往優秀傳統模式的前提下,圍繞“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現實,聚焦經濟學前沿研究,開展學術交流、分享教育經驗,為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年會內容包括開幕式、主旨演講、圓桌論壇、經濟學類圖書展、理事單位會議、學術期刊論壇、學科發展閉門研討會、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第六屆思想中國論壇、海聞講座等多項活動,并同步在多個線上平臺直播。本屆年會組織的論文宣講專場除各常規領域專場外,還設有學術新星、女經濟學者等專場。
1
姚洋教授發言
發布會上,姚洋教授介紹道,中國經濟學年會已經舉辦了21屆,對于中國經濟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我國的經濟學界長期以引進、消化、吸收西方經濟學理論為主,已經明顯跟不上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的步伐。因此,中國經濟學年會將更加注重通過組建中國自己的學術團體,構建基于中國自身經濟發展與探索實踐的理論體系,為構建中國經濟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做出貢獻。
2
楊汝岱教授介紹情況
楊汝岱教授介紹了本屆年會情況與去年的學術活動。他表示,本屆年會共收到中英文投稿1852篇,經過嚴格的評審,最終有212篇論文入選,分別涉及宏微觀經濟學、制度與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金融學、企業與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城市與區域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財政與公共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入選論文的全部作者,分別來自128所高校和科研單位。
3
孫堅強介紹承辦情況
孫堅強教授對華南理工大學以及經濟與金融學院承辦本次會議的情況做了介紹,并就本屆會議“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進行了闡釋。他表示,本次年會具有“緊扣時代主題”“年會規模創歷史新高”“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年會形式”等三個鮮明特色。
陳鎮喜主持會議
與會媒體針對中國經濟與經濟學的發展、本屆年會主題、主辦與承辦單位情況等情況提問。與會專家表示,當前,中國作為全球化中的受益方,也是全球化最堅定的支持者,能否提出支撐和服務于中國的全球化的新的經濟理論,是當今中國經濟學界面臨的一項挑戰。
與會媒體向專家提問
中國經濟學年會是中國經濟學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自2001年起已成功舉辦21屆。年會旨在加強中國高等院校經濟類院系以及國內外其他經濟學科研與教學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廣大從事經濟學教學科研的學者學生搭建一個開放與互動的平臺,以促進中國經濟學教學與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構建中國經濟學界自由包容與嚴謹務實的學術環境,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年會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已成為中國經濟學界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的一個重要論壇,越來越多國內外經濟學者踴躍加入其中參與討論交流。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