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邊:璀璨都市,流光溢彩;
教室樓里:智慧交匯,夢想騰飛。
5月27日,北大光華MBA項目招生宣講會上海站在光華管理學院上海教學點舉辦。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創新的浪潮不斷涌現,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日益顯現其巨大潛力。北大光華MBA項目著眼于這一發展趨勢,致力于培養具備服務業管理智慧和創新能力的商業領袖。
兩年前,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上海市服務行業“十四五”規劃》,明確強調2025年,服務行業增加值將在GDP中的占比高達75%。北大-康奈爾MBA/MMH雙學位項目就是誕生于這樣的大背景下,匯聚全球智慧與勢能,聚焦服務經濟,依托兩所世界名校深厚底蘊及頂級教學資源,放眼全球服務經濟發展,并結合中國國情,攜手培養致力于社會經濟服務領域發展的中高層管理人才,為全球服務經濟增長輸送國際化人才。
1.“具有辯證領導行為的創業者,更容易獲得成功。”
王輝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教授
王輝教授分享了《辯證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能力提升》,就商業管理領域的熱門話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以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領學子們深入了解商業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前沿趨勢。王輝教授結合理論與案例,分享自己在辯證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指出,“人類行為理論”的三個系統即人格系統、角色系統和文化系統,有助于判斷組織創新能力。
人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個體的創新性,直接影響整個組織的創新能力提升。在組織和戰略管理體系中,具有辯證領導行為的創業者,更容易獲得成功。具有辯證思維的領導者既能使得企業具備戰略柔性,隨著環境的變化做調整,從而建立創新能力,還能讓組織獲得較高的業績,達成最終目標。
當談論到文化系統時,王教授引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的辦學使命,和同學們介紹北大的辦學文化、辦學理念,以及如何通過北大文化去影響人類社會的進步。通過案例分析和思辨性討論,讓大家體驗真實的光華課堂。
2.“Do 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to make impact.”
王冬霞 北大光華MBA項目執行主任、院長助理
王冬霞老師向各位學子們介紹了北大光華MBA項目的獨特魅力和優勢,從光華MBA的培養理念出發,對光華MBA的人才培養底層邏輯和價值取向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她從北大歷史出發,介紹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辦學初心,還給大家詳細解讀了最新的MBA項目動向。她表示,北大是近代教育的先河,商學是1912年在經濟學門下又設了商學門,所以商學教育一百多年歷史是從北大開始的。北大的文化要求大家求實、創新。北大人都有一種不流于平庸的信念。從需求側出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與康奈爾大學合作,希望打造中國現代服務業的“黃埔軍校”,希望北大-康奈爾MBA/MMH雙學位項目能夠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生根發芽,為未來全球服務業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管理型人才。
3.“畢業生不僅有全球化思維,也要聚創新精神和專業技能于一身。”
俞亮 北大光華MBA項目國際事務部主任
俞亮老師以康奈爾大學諾蘭酒店管理學院推崇的“Life is service”這句話切入,為大家細致地介紹北大-康奈爾MBA/MMH雙學位項目的誕生背景、師資團隊,以及教學目標。服務行業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行業,也是支撐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消費和服務領域很有可能是中國下一個經濟發展增長點。因此,北大-康奈爾項目選擇在上海這個人文、科技、商業交匯處啟航,共同注入優秀的教學資源和產業資源,為消費和服務的產業升級貢獻人才。我們希望這個項目的畢業生不僅有全球化的思維做事情,也要聚創新精神和專業技能于一身。
4.“讀MBA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吳佳澤 北大光華MBA2019級校友 麥肯錫公司咨詢顧問
吳佳澤校友為大家分享了他從申請、學習到完成職業轉型,獲得麥肯錫咨詢顧問職位的經歷。吳佳澤分享道:讀MBA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X計劃”的一員,我提前鎖定了全日制MBA的Offer,并投身于地產行業。2019年從職場回歸校園后,你會發現MBA的前輩們很多,大家有很多種生活方式、職業發展方式、成功方式、賺錢方式。這半年我做得最重要的事是思考自己的愿景是什么,通過朋友、同學和自己的摸索,鎖定了職業方向,最終獲得麥肯錫的Offer。他分享了光華MBA項目國際班的獨特學習環境,通過與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同學們的交流和合作,拓展了自己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他提到,光華MBA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團隊項目和企業實踐等活動,培養了他的商業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實踐經驗不僅為他在職場上的表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在麥肯錫公司的職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服務業管理和MBA聯合是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
張顯明 北大光華MBA2022級學生 樂高集團大數據產品經理
張顯明同學作為北康首期班學員代表,為大家講述自己結緣北康項目的緣由,以及在北康項目第一年的學習體會。回顧人生不同階段,他認為自己必須要用知識去武裝自己。認知會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管理團隊對領導力、溝通談判、敏感度都有較強的要求。張顯明說道:“我們服務業管理和MBA聯合是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它不像其他專業某個領域的MBA,可能你身邊人都是學金融的,但我們班,有搞醫療、寵物食品、汽車、酒店、醫美,所有快消、零售等行的人業都聚集在此,可以跟很多有意思的人產生思想的碰撞,也可以跟不同行業的同學們學到很多東西。”在多元化交織的背景下,作為大數據產品經理,他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技術,理解市場和客戶需求,并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商業洞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戰略支持。他強調北康項目的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注重結合理論與實踐,幫助他建立起堅實的商業基礎和領導力。
宣講會的互動環節也備受關注。學子們積極提問,與教授們進行了深入交流。教授們耐心解答了學子們的疑問,并分享了他們在商業管理領域的寶貴經驗。這種互動交流不僅增強了學子們對商業管理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知識探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