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號下午,由上外MBA中心主辦、MBA學生聯合會協辦的“大咖來了——博弈論論博弈”專題講座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特別邀請曾任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總監、上海萬科香港置地總經理、美國Zenity Ventures執行董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MPA/MBA聯合碩士、北外灘集團副總經理鄭科先生為主講嘉賓。
鄭科先生以“何為博弈論?”作為開場提問引入主題,博弈論是互動的決策科學,這個情境的參與者,他們的行動和決策相互影響,我們的最優決策必須考慮對手的行動和反應,各主體互相依存和影響。博弈論應用在寡頭競爭、國際政治、勞資談判等方面。因此由于世界的復雜性,博弈論從應用數學到策略思維,根植于DNA(職業賭徒)。它是策略思維系統化、刪繁就簡、抽象模型。
其次,鄭先生引入了靜態博弈經典情景——“囚徒困境”這個概念,列舉了生活中的博弈論和囚徒困境的具體應用場景。亞當斯密告訴我們:”當個人在追求他自己的私利的時候,市場看不見的手會導致最佳經濟后果。”納什告訴我們:“看不見的手可能失靈”。這些理論和現象啟示我們個體與群體理性之間的矛盾,個體理性帶來背叛的誘惑,個體的最優選擇帶來群體利益的損失。
接著鄭先生說到了靜態博弈的第二個經典情境——智豬博弈。對于大豬和小豬而言,唯一的均衡結果是:大豬踩踏板,小豬等待。由此類比國家和企業,比如OPEC中的30多個國家,主要有大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推動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相應的在行業的發展中,大的企業承擔了更多更艱巨的市場開發責任。尤其實在當下的芯片產業中,美國就是行業中的“大豬”,發展中國家是“小豬”,因為每個世紀似乎總會出現一個有實力、有意志、且有知識與道德動力,希圖根據其自身的價值觀來塑造整個國際體系的國家。
然后鄭先生講述了動態博弈——倒推法的思維方式。所謂倒推法,即向前展望,倒后推導。運用逆向思維,先預計未來行動者的未來反應,用該預測作為自身決策的依據,思考如何“引導”對方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反應。在這個環節,鄭先生引入了美鋁經典案例和博弈樹來具體闡述動態博弈。這一案例告訴我們,要采取策略,改變博弈收益結構,讓自己承諾行動成為相關情境下最優。
最后,鄭先生總結了博弈論的本質,即博弈論重在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博弈論的智慧之處就在以下方面:考慮各方的動機,并納入自己的決策中;在面對諸多可能性時,不妨向前展望,倒后推導;有時候選擇太多未必是好事,減少選項可能有戰略價值。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博弈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面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重重迷霧,知道如何用博弈論思維著手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講座圓滿結束,同學們對于博弈論討論的熱度未減,與嘉賓的互動非常熱烈。
上外MBA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