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三年前在面試清華MBA的時候,老師曾問道:“你報考清華MBA的原因是什么?你的職業理想是什么?”當時,我已經在會計師事務所金融行業審計領域工作了十年,正面臨一個新的職業發展階段。盡管時間已幾乎被繁忙的工作填滿,但我還是希望挑戰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接觸更多元的世界,在管理領域提升自我,發掘自己更多可能性。
靠近光
清華MBA提供了豐富的必修和選修課程,涵蓋營銷、人力資源、組織、管理、財務、戰略等各個方面,清華其他學院也有課程面向我們開放,還有線上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供選擇。聆聽名家大師們的授課,補充了我的專業知識,開拓了我的眼界,也使我有機會能沉淀下來、深入思考。
肖星老師深入淺出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讓我意識到財務分析不只有冰冷的數字,更需要和企業戰略和管理決策相結合。寧向東老師的管理理論與實踐課程,讓我體悟到,聽書不如看書,讀書需要“愉悅、共鳴、思考”,以達到知微見著。姜朋老師鞭辟入里的倫理與企業責任課程,令我明白所有制度都暗含著人性的假設,企業良好的道德倫理需要有適當的制度來配合。金勇軍老師極具沉浸感的商法課程,啟示我不要把自己裝進冰箱,法律是一門工具,生活和事業都是可以通過法律規劃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在緊張節奏感拉滿,綜合戰略、財務、產品、營銷、團隊管理等方面的Techmark商戰課程中,作為團隊Leader,我學習到如何站在戰略角度帶領企業——企業家的思維轉換需要從資源驅動到機會驅動,戰略清晰來自于對市場趨勢的研判,但別忘記自身也是市場趨勢的重要動因,要堅定大膽的投入足夠資源,勇敢的做市場先行者。
在2023清華大學首席財務官論壇上與肖星老師合影
正如清華“行勝于言”的校風,學院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整合實踐課程,通過參加泰國實驗室項目,和泰國MBA及盤古銀行進行交流和思維碰撞,我感受到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對管理和經營理念的影響。通過“知行合一·探究珠三角”課程,我實地探訪了深圳、東莞、廣州三地具有代表性的八家企業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了解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不同行業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布局。
隨知行合一課程參訪前海自貿區
除此之外,清華MBA還有各類論壇、講座、俱樂部交流、企業家導師和校友導師安排。班主任張進教授還帶我們走進蘇世民學院,與優秀的學子們交流分享。豐富的校友資源和廣闊的交流平臺給予我持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參訪蘇世民學院
成為光
清華MBA的同學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有身經百戰的創業者,有擔任公司負責人的辣媽,有互聯網、金融、國企、跨國公司高管。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尤其在陌生的環境下,但我十分幸運地加入了MBA2020P2班的大家庭。這個家庭的成員們思維活躍,見解獨到,才華橫溢,幽默風趣,真摯熱情,我在無形之中被深深感染和感動。從入學之初組團寫DMD(數據、模型與決策)小組作業,到挑燈夜戰到半夜討論小組展示,到學神們用心串講幫大家上岸,到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職場經歷心得,大家相互照亮,相互溫暖,相互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迸發奇思妙想。逐漸的,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開朗、自信和自如了。即使在忙碌一天后匆匆趕去校園上課時,我仍然活力滿滿、充滿期待。因為,我深深熱愛這里的老師和同學們。
在清華園里,我解鎖了很多運動初體驗,讓我切實感受到到“無體育,不清華”:第一次和班級同學夜爬西山,第一次跑20公里,第一次學會單板滑雪,第一次嘗試賽艇……跑步讓我體會到“獨行快,眾行遠”;賽艇讓我體會到“同頻共振,一往無前”。三年間我體會到了運動的美好,我將繼續運動下去,為祖國至少健康工作五十年。
2020P2班卷王杯運動會
一次意外的機會我成為了班級生活委員,在為同學服務的同時也有幸和同學們更多地交流。我們一同見證了彼此這三年間的重要時刻,不論是慶祝生日和節日、步入婚姻殿堂,還是迎接小生命,班級都舉辦了慶祝活動,由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成員一同送上祝福。在給班里的兄弟姐妹寫生日祝語、準備禮物的時候,在和班委們準備趣味運動會和班級周年慶活動的時候,溫暖對方的同時我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了溫暖,雖然工作和生活都很忙碌,但大家都如此熱愛這個集體,真心實意的去奉獻。希光同學在班級周年慶時,將一幅“群牛圖”獻給我們這個大家庭,畫中可愛詼諧的形象生動描繪了每一位同學,展現了我們這一家人相處的一幕幕歡樂和感動。
2020P2班群牛圖
在面臨職業選擇和工作難題時,經驗豐富的同學會指點迷津;在生活中遭遇疑惑和困難時,熱情的同學會伸出雙手;在論文最后攻堅階段,肖星導師忙碌一天后再深夜還悉心回復指導,MBA中心的老師們幫我們耐心地一遍遍審查論文。清華MBA的學習,令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寶藏同學和老師們。在奮斗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個人,下雨時有人撐傘,天黑時有人點燈,我們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散發光
課堂所學的知識啟迪了我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也指引我在就讀MBA期間做出職業選擇,我選擇繼續在會計師事務所行業深耕并錘煉自己的管理能力。與入學前不同的是,此刻我的心境變了,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變了,三年清華MBA的學習讓我學會不再焦慮,冷靜地慢下來思考,踏實走好每一步,為前行做好準備。所謂真正的“心理舒適區”,說的不是熟悉的環境,而是我們熟悉的應對環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適區,說的不是我們走出熟悉的環境,而是改變我們的應對方式。
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個時代,需要時刻銘記朱镕基老院長“為學與為人”的囑托和白重恩院長在MBA開學典禮上“志存高遠,爭當一流,經世濟民”的要求,秉持腳踏實地的擔當精神,不斷在人生路上實現砥礪奮進的自我超越,為社會和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畢業不是結束,而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心存希冀,目有繁星。祝愿親愛的同窗們在美好的希冀中都能一路沐光而行,在開滿鮮花的道路上散發光和熱!
商法課結課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