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長江商學院MBA項目2023級北京班、上海班、深圳班300多名新生齊聚上海,在MBA20周年這個里程碑時刻揚帆起航,正式匯入長江大家庭,成為長江MBA“下一個20周年”的新動力。
匯入長江 鼓帆啟航
一個人的初心決定了他能走多遠。今年是長江商學院創辦21周年,長江MBA創立20周年,首先長江創辦院長項兵教授為大家致歡迎辭,闡述長江的初心和學院對MBA項目的囑托與夢想。
“面向未來,長江MBA將有以下的差異化:
第一,希望能在長江已搭建的平臺上有效整合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家的資源;
第二,希望MBA 的課程能深度地反映長江在獨角獸企業培訓方面所沉淀的全球資源;
第三,希望MBA在產業集群、社會創新、女性領導力、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為中國企業培養一批能夠征戰全球的職業經理人和面向未來的企業領軍人物,也為我們國家培養一批能夠引領新生代獨角獸企業的領軍人物。”
在當前充滿著不確定性的轉型時代,需要用全球視野去看清時代大勢。在題為《20年后再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旨演講中,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長江金融學教授、學位項目副院長李海濤教授為大家解讀了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下,我們要如何直面現實,取勢、明道、優術。
“在當前經濟面臨很多挑戰的情況下,我們如何穿越周期?要取勢。在任何一個時代,只要你能夠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就會獲得支持。
要明道。好的企業一定有兩件事很出色,一是長期主義,這樣才能保持核心競爭力、持續發展;第二是強調社會責任,遵循利他主義,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要優術。在這個時代優術非常重要,企業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去做精細化管理。
每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機遇,對企業也是這樣。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即將到來)。”
如何利用好讀MBA期間的課堂時間,完成系統學習的目標?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博士、長江金融學教授、MBA項目學術主任黃春燕教授為大家講解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MBA培養理念與課程創新”。
“關于應該帶著什么樣的心態來上學,我給大家兩個建議:第一是空杯心態,第二是一顆愿意改變的心。希望帶著這兩種心態,大家能在接下來的兩年學習中都有收獲。
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會成功,但是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必須有努力。”
讀MBA期間,除了在世界級全職教授的引領下,通過前瞻性和系統性的課程去積極探索,同學們還應當做哪些準備,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獲?長江助理院長楊曉燕老師帶來答案。
“第一,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與他人交流,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這非常重要。
第二,有責任和激情,積極參與長江各種各樣的精彩活動。
第三,有付出才有收獲。付出是一種態度,當你有了利他之心,別人才愿意把他的需求告訴你,這樣你們才能建立起更強的連接。”
從2003年到2023年,長江MBA經歷了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
從2003年長江英文MBA首期51名學生匯入,到2009年,長江首創金融MBA項目,開國內之先河;2018年,取勢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長江開創首個智造創業MBA;2023年又全新推出新商業科技MBA。20年來,3000多名MBA校友在這里匯聚,又從這里出發,他們的故事成為長江MBA項目最生動的注腳。
此次開學典禮上邀請了英文MBA、金融MBA、智造創業MBA的三位校友,他們講述了MBA項目從初創到如今蓬勃發展的歷程,也帶來了對23級新同學的寄語。
“我很感謝長江MBA項目,在這里我學習了很多知識,之后在我的第二段人生中打出了一片天地。
作為長江上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我希望在上海校友會中作為橋梁,讓大家與不同項目的同學建立起聯系,也希望新同學們能讓世界聽到長江MBA項目的聲音。”
——杭譯文 長江MBA2011級,長江上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上海沃瓏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上海易億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我很喜歡長江的校訓:取勢、明道、優術,它使我在選擇行業時學會從大的格局來思考問題,在遇到事情時從宏觀角度去看。
我想給新同學兩個小建議:
第一,不要輕易逃課,多向優秀的教授團隊學習;第二,在學習之余要努力拓展人脈,與長江優秀的教授、校友們建立起聯系。”
——余征坤 長江MBA2003級,濟峰資本創始合伙人
“我在長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們,有無數的共同話題。我仍舊非常清晰地記得去大疆學習機器人系統,還親眼見證了我的學弟在幾年里快速成長為估值過百億的戶外移動電源獨角獸企業。
希望我們接下來在長江的各種活動和組織中多碰撞。”
——阮晨海 長江MBA2018級、水輕輕品牌創始人
三位新生代表也表達了他們加入長江的初心和希冀:
“無論內外,未來幾年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的環境下,個人發展、企業運營、乃至行業和國家的安全與命運的走向,都是我們必須思考、共同解決的問題。
因此,成為長江MBA的一份子,在接下來的兩年多的時間里,與大家一起探討、交流、系統學習,時機剛好,難能可貴,也會給未來構筑起更堅實的基礎。”
——張宇 北京班新生代表,中科馭數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讀很多名校商學院無非就是跟曾經的一個求學群體一起再讀一次書,但長江不一樣,他更多元更精彩,你可以見識到更多不一樣背景但非常優秀的人,會學到更多課本外的知識,收獲更多不一樣的啟發。
世界變化沒有定律,長江于我而言,更像是一個獨特的智庫,可以開啟不一樣的內生力。”
——何佩怡 深圳班新生代表,廣東民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身處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商業時代,如何適應變化并引領這個時代,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感謝長江MBA這個平臺幫助我們匯聚了最杰出的教授和最優秀的同學們,相信通過在這里的學習,我們都能變得更加靈活、更加柔韌、更加能夠適應新的變化、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尤若楠 上海班新生代表,華峰集團副總裁
開學,是新同學匯入長江的時刻,也是長江精神傳承的時刻。三位校友為新生代表佩戴了長江校徽,并將長江之旗授予新生,完成長江精神的傳承。
廿年不忘 造就回響
長江MBA踏著時代與中國經濟的浪潮,走過了披荊斬棘的20年。站在這個重要的時點,MBA回望來路、收拾過往,然后重裝上陣,開啟新的篇章。每一位教授、校友都是MBA歷史的書寫者、見證者。
在20周年紀念特別環節,楊曉燕老師先帶大家進入懷舊時間,通過取勢 · 開創、明道 · 優術、成長 · 創變、發展 · 貢獻四個篇章,快速回顧了20年來MBA項目的里程碑、帶領MBA一路向前的教授們,并宣布在20周年之際,MBA與長江教育發展基金會攜手共創,推出特別紀念活動,助力MBA邁向”下一個20周年“。
MBA20年的蓬勃發展,是教授們所付出的心力和每一位校友們自身的成長所共同作用的成果。每個人都像一道光,共同交匯成星海,為后來者照亮前路。數十位教授和校友通過視頻,道出他們對MBA最深切的感受和最真誠的祝福。
接下來,12位帶MBA從初創到成長的歷屆掌門人和為MBA同學授課的教授們為MBA送上寄語。他們見證過MBA同學成長、成章的樣子,也見證了MBA項目的發展。
鄭渝生教授:我送給大家八個字: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希望大家盡可能為社會多做貢獻。
李樂德教授:這是你們人生的新起點,值得祝賀。從今往后,你們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不再是孤獨的,你們一定會得到長江的教授、員工、同學和校友們的鼎力相助。祝大家一切順利、成功。
李海濤教授:我最喜歡的一個長江的口號就是長江理想生命飛揚,我預祝我們在座的300多位的同學加入長江了以后有更偉大的夢想,有更飛揚的生命。
梅建平教授:科學地投資,藝術地生活。
曹輝寧教授:長江是個大家庭,在積累吸收知識的同時,也希望同學們相互之間多學習互動,成為一生的朋友。
陶志剛教授:偉大的國家一定有偉大的企業,偉大的企業一定是國際化的企業,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了。
黃春燕教授:祝大家空杯心態,砥礪前行,成為最好的自己。
李學楠教授:把40年前我第一天上學時得到的寄語轉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在長江的兩年里面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張罡教授:希望在接下來的20年里,不僅是長江因你而成功,而是你們就是長江的成功。
范昕宇教授:希望大家在長江做一個和自己賽跑的人,與此同時也可以找到與自己攜手前行的人。
陳雨新教授: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在長江喚醒并且釋放自己內心的能量。
李洋教授:在這個充滿了不確定的年代,大家選擇了長江,其實就是選擇了確定的東西。希望在長江的學習能讓大家擴展自己的邊界,突破自己的固有認知。
在送出寄語后,教授們與校友在舞臺上,與在座的300多位新同學完成長江MBA20年周年的點亮儀式。臺上臺下光芒匯聚,集結成長江持續尋找的明日之光,交織成點燃夢想、照亮世界的越際新光。
及冠越際 煥耀新光
在開學典禮暨MBA20周年活動結束時,MBA項目助理主任張維朝為新同學送上寄語:
“成長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獨特,甚至有點神秘的過程,即使我們懷揣著最好的意愿,也不能強行復制于你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一所學校能做的,是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向更好自己發展的環境,比如匯聚更好的師資與生源,提供足夠高遠廣闊的學習資源平臺,引導并守護每個學生,提高個體進化和意識飛躍的可能性。我堅信——我們長江MBA正在共創這樣一片土壤,一起成長、成章,收獲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外修人文 內修公益
在這充滿重大變革的時代,長江商學院MBA項目希望同學們在商業領域持續探索的同時,更要具備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真正實現全球價值對接,為全球社會變革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也是長江MBA項目在開學設置人文、公益第一課的意義所在。
人文第一課
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理性思維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2023級長江MBA人文第一課做了一次創新,邀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茍利軍博士帶來主題分享——《群星都是我們的世界》。茍利軍教授也是《星際穿越》等電影的中文版翻譯以及《流浪地球2》《三體》的科學顧問。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博士茍利軍教授帶領大家再次認識宇宙并探討人類未來,希望能夠以此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力,通過商業與科技的碰撞,讓世界和人類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他從科學的角度、以百億年宇宙發展的時間尺度上,回答了哲學經典三問中的兩個問題——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最后,茍利軍教授告訴大家:“基礎科學是非常緩慢的,但它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震撼的。所以我們應該對基礎科學持有耐心”。
公益第一課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杭州西湖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陳越光先生用鳥瞰的方式,帶領同學們從“天上”去俯瞰什么是公益,在時間和空間中確定它的位置,在和歷史的對話中認識公益的今生和前世,了解公益的挑戰和涅槃。
他告訴大家:“當下的企業邏輯中最高的追求是創造世界最好的產品。當“商業向善”的“善”內化于商業,這個追求就要超越,就要成為:為推動這個世界最好而創造一個產品。期待你們的這種超越!”
長江校友事務部公益事務負責人閆雯老師告訴同學們:長江商學院把公益作為自己內在的DNA,同時也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做公益時,請大家想幾件事情:第一,是誰的需求?是公益學時的需求,還是我們內心良善心的驅動,還是我們傾聽被幫助者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第二,要注意把核心基因和社會問題結合。
最后,希望23級同學所做的公益是創新的,是可持續的、可復制的,而且可以引發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參與,相信大家可以創造出屬于你們的非常好的公益項目。
長江理想 生命飛揚
長江EMBA28期4班、長江EMBA戈13A隊、長江高遠戶外戈18執委會秘書長陸泱校友分享道:
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的獨特魅力是什么?它可以被譽為商學院的奧運會,你參加任何一個活動,總是希望在頂級的平臺展示自己,去融入其中。如果能夠參與玄奘之路,你能夠獲得跨級、跨期別、跨項目、跨院校的各種機會,和不同的人匯聚、相識相知,創造無限的可能。
長江MBA2021級、長江MBA戈17A隊、長江MBA戈18領隊伍權告訴大家:
在長江除了學習和公益,更大的一部分是體育和校友的體育文化。在長江有跑不完的步,打不完的球,還有很多的體育組織。
在長江很開心,除了獲得同學的友誼,獲得課堂上的知識以外,還可以獲得身體的健康。
結語
長江MBA已走過20年,眼前,是重裝上陣的新紀元。
長江,奔騰不息。MBA項目,也將奔騰不息。祝匯入長江的新生們未來奔騰不息。
期待下一個20年,長江MBA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生不息,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