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子建設為抓手,深化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結合
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強而有力的領導班子是關鍵。近年來,學院黨委以班子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集體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推動學院黨政干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領導事業發展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在緊鄰北交大明湖的思源東樓里,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李彤和院長郭名的辦公室挨得很近,辦事的師生從旁邊經過,時常能看到書記、院長湊在一塊研究工作。涉及學院方方面面的事情,這對默契的搭檔都會及時通氣、統一意見,共同承擔起辦學治院的主體責任。同時注重調動每一位班子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共同維護風清氣正、團結奮進的良好生態。諸如書記副書記率隊走訪校友企業洽談合作、院長副院長帶頭開展師生黨建活動之類的報道,在學院網站上經常可見,早已不算新聞。
北交大經管學院黨委下設師生黨支部60余個,擁有黨員1200多人,是學校黨建規模最大的學院。為回應和破解學院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由黨建大院向黨建強院轉變提升”的實踐課題,2023年10月,學院黨委廣泛調研、精心制定了《“四有雙高”立體黨組織建設方案》,通過在黨委層面實施政治領航、創優提質、融合引領、凝心聚力“四個工程”,在支部層面實施定標明向、制度強基、文化傳承、黨建育人、結對共建、品牌創建“六項行動”,著力打造“有情懷、有力量、有作為、有溫度”的“四有雙高”立體黨組織,形成了未來幾年學院黨建的整體“施工圖”。一年多來,這些建設舉措逐一落地,取得了一系列顯性成果,先后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
彼時還是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的郭名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方案的策劃。他指出,制定這個方案,就是要在一體推進學院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過程中,持續增強學院黨委的領導力、基層支部的組織力和師生黨員的執行力,引導全院師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矢志實現“建設引領中國產業發展的經濟管理學院”愿景追求。
以制度建設為依托,深化系所與支部結合
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系所是推動學院發展的基本依靠力量。近年來,學院黨委以制度建設為依托,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支部建設與系所發展有機融合,打通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上級決策部署“最后一公里”。
2023年4月,北交大經管學院信息管理系的謝祥高票當選新一任系主任,此前其擔任的職務則是系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正是之前的黨務工作經歷,使其具備了較強的融合意識與經驗,上任伊始就與新任黨支部書記宮大慶密切配合,凝練提出“敢闖善為”工作機制,引領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促進”,很快就在多個關鍵維度實現突破性進展,連續兩年獲得學院年度系考核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績。
另一個兩年考核分獲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物流管理系情況如出一轍。他們也是由有過支部書記經歷、現任學院黨委委員的周建勤接任系主任,上一任的系副主任楊葉飛出任支部書記,這樣的基層黨務、行政干部交叉任職,為持續推進系里“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該系在一流人才引進、高水平成果產出方面始終保持高位運行,支部也于2024年成功入選北京市黨建樣板支部。
正是在這次同步開展的教工黨支部和系所負責人換屆中,學院黨委作出了“著力實現干部年輕化”的制度安排,全體班子成員下沉到各自聯系的支部調研座談、集思廣益,最后黨委通盤考慮支部與系負責人人選,大膽選用了一批有擔當、能干事的中青年干部,確保學院事業后繼有人。學院黨委還第一時間開展培訓交流,提升新任干部履職盡責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從制度層面更好保障系所層面黨建與事業發展“一融雙高”落實落地,學院黨委于2023年底出臺系、部門考核辦法,全面實行黨建成果與業務發展共同考核,以推動事業改革發展的實踐成效檢驗支部黨建工作成果,各系、部門個人績效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鉤。旗幟鮮明的政策導向之下,“一融雙高”不再只是概念和口號,而是真正轉化為貫穿方方面面的務實行動。
事實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信管和物流,無論是大而強的企管、經濟、會計,還是小而精的工管、金融、勞經,學院每個系都在此方面開展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充分依托學院系務會議制度,在支部和系負責人共同討論決定本系重要事項的過程中,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找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主動服務人才培養等主責主業,已成為學院各系的普遍做法與成熟經驗。
以青年教師為重點,深化管人與管事結合
堅持黨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原則,是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學院黨委以青年教師為重點,統籌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深化管人與管事結合,團結帶領全院干部師生一同創造、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2024年,北交大黨委組織部創新實施“二級黨組織書記履職亮點工程”,著力破解制約基層黨建工作瓶頸。這與學院黨委年度重點工作思路不謀而合。不到兩天的時間,《鑄“青”魂 賦“青”能 暖“青”心——黨建引領青年工作激發青春力量》的學院書記履職亮點工程實施方案就正式成文發布,由此可見是“早有預謀”。
正文不足千字的方案,包括了鑄魂、賦能、暖心3個工程近10項具體舉措,滿滿都是干貨。
北京交通大學因鐵路而生,由管理起家,天然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密切的產業聯系。隨著近年來新聘教師學緣結構的愈加多樣,學院許多青年教師對交通特別是鐵路接觸不多、了解不夠。作為青年“鑄魂工程”的一部分,2024年7月,學院黨委專門組織干部教師赴哈爾濱鐵路局開展“研尋鐵路發展 踐行育人初心”學習教育,3天密集安排近10個學習點位,生動感知中國鐵路百年巨變和交通強國偉大實踐。近兩年來,學院黨委還先后組織赴井岡山、曲阜、邢臺等地開展“追尋紅色足跡”“探尋師道文化”“思尋先進事跡”等“尋系列”主題實踐,錘煉黨性、涵養師德,覆蓋干部教師近150人次,其中六成以上為青年教師,反響十分熱烈。長期不懈的思想引領與價值感召,也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向黨組織靠攏,成功實現學院教師黨員發展連續7年不斷線。
同樣作為書記履職亮點“賦能工程”的重要安排,學院黨委主導推動舉辦2024年學院青教賽,充分發揮老中青“傳幫帶”作用,以賽促教、強師賦能,最終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同時支持學院青年教師聯誼會配合科研部門組織國家級項目申報指導、高水平論文撰寫交流等,協同推進“有組織科研”。近兩年學院每年新增科研經費連續破億,多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中文頂級刊物和UTD24國際頂級期刊,青年教師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生力軍作用,共同推動學院實現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和歷史性突破。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事業發展,高質量黨建是前提,有效融合是關鍵,高質量發展是衡量標準。”李彤強調,“重點就是要始終聚焦高質量、堅持高標準,真正做到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形成雙向促進、融合發展的倍增效應。”(文/李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