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簡介
楊亞鳴 2023級MEM中德雙學位班
本科為工科專業
目前已工作9年
歷經外企、民企、再回外企
曾任物流專員、項目經理,現為主數據專員
01
考研動因與擇校原因
2022年疫情期間,我正處于從民企回到外企的轉折點。工作多年之后,我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是否要繼續深造?是否對當下的狀態感到滿足?面對焦慮和迷茫,我意識到學歷提升是內心一直未曾放下的課題。
我向往留學,也渴望拓展國際視野,但已身處職場,無法輕易離開工作。在多方權衡之下,中德雙學位MEM成為我最合適的選擇。它既不割裂我原有的工科背景,又能系統補充管理知識;既有雙學位的含金量,也兼顧在職學習的靈活性。
更重要的是,項目背靠獲得EQUIS認證的商學院,課程國際化程度高,教學質量有保障。華理與柏林工業大學的聯合培養路徑,為我打開了通往更高視野的入口,也讓我逐步堅定了進修讀研的決心。
02
課程體系與學習收獲
在中德雙學位MEM的學習過程中,我逐步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課程內容主要由商業模塊、科技模塊與跨文化模塊構成。
01
商業模塊
在商業模塊中,戰略管理、管理學、公司財務與管理經濟學幫助我構建起企業運作與決策的整體視角。我逐步理解了公司架構背后的邏輯、員工行為的管理方式,以及投融資手段與資本風險控制的原理。
課程不僅讓我學會看懂企業財報,更讓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戰略制定的過程。
02
科技模塊
科技模塊是最貼近我工作實踐的部分,也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內容。
在華理期間,我們打下運籌學、系統工程、工程倫理與工程經濟學等基礎;在TUB,則進一步深入工業4.0、系統產品開發、質量管理與制造規劃。
這些內容不僅提升了我的邏輯思維與工程判斷力,也讓我對未來產業轉型中“數字化”這一命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03
跨文化模塊
在跨文化模塊中,我們接受全英文授課,與德方教授面對面交流。我曾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參與工業4.0現場教學,親歷德式課堂氛圍與設備展示。項目中還包括英文辯論、行動學習與沙盤推演等多種形式,要求我們將所學知識綜合應用于企業模擬中,提升了我在跨文化溝通、英文表達及項目協作中的綜合能力。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門課程——沙盤推演。我們通過抽簽獲取不同任務目標,再將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策略,每一步決策都需依托理論知識進行推導。一旦判斷錯誤,就會帶來“經營損失”。這個過程讓我真切感受到理論與實戰之間的密切聯結,也在團隊配合中獲得了成就感和信心。
03
“知行合一”的項目實踐
對我來說,學習的價值在于如何真正落地應用。在中德雙學位MEM的課程體系中,項目實踐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了兩個對我職業發展具有直接推動力的實戰項目。
01
Well House 周期優化
我運用了系統工程的分析與預測方法,識別現有流程中的問題,并結合運籌學進行建模,最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項目中,我也深入應用了Lean管理的理念,以及制造與生產計劃相關的課程內容,為所在企業帶來了流程效率的提升。
02
智能助手平臺的搭建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重復性的問題與溝通阻礙。我以Python和所學的大語言模型知識為基礎,設計并搭建了一個內部問答平臺,實現了對工作問題的快速響應和自動處理,減少了跨部門溝通成本,也提升了團隊協同效率。
04
總結與寄語
回顧這段學習旅程,對我而言,中德雙學位MEM不僅是知識體系的再構,更是對思維方式與自我認知的重塑。從系統工程到項目建模,從工廠模擬到流程優化,每一門課程、每一次實踐都切實推動了我的成長。
在華理,學習之外還有一種力量,來自不斷“進階”的精神。我始終記得,華理校園里每一級臺階都刻著鼓勵前行的話語,那也是我在讀研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的方向。
我想把這段經歷總結為一段持續推進的過程。正如丘吉爾所說: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并不可怕,唯有持續向前的勇氣才真正重要。
對我來說,讀研并非終點,而是讓我在困頓中看見了另一條出路。在華理,我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也重新獲得了面對未來的信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