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產業鏈正經歷深度重構,阿聯酋——這條連接亞、非、歐的黃金走廊,正成為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關鍵坐標。近年來,中國與阿聯酋簽署共建 “一帶一路” 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在政治互信、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等多個維度搭建起堅實橋梁。
在兩國緊密互動的引領下,2025年7月中下旬,由汕頭大學商學院與阿布扎比管理學院聯合舉辦的“解碼中東價值鏈,探索出海新路徑”訪學項目順利開展。本次項目以“學術-商業-文化”三維融合為特色,為潮汕企業家學員提供“知識獲取-資源鏈接-思維升級”的全鏈條價值。通過深度參與,企業家學員系統把握當地招商引資政策,深入探尋中資企業在中東市場的發展路徑,為自身企業的海外布局積累經驗。
PART 1
學術引領,開啟中阿商業對話
作為此次訪學的主辦方之一,阿布扎比管理學院邀請了多位資深教授與行業專家,帶來一系列專題講座。《阿聯酋營商環境、跨文化溝通與禮儀》直擊實戰需求,助力學員快速規避合作風險;《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理念》以Free-Markets.Net可持續產品案例為樣本,詳解企業平衡環境、社會與盈利的實操路徑;《商業創新案例開發》則聚焦中阿企業實踐,通過分析中國企業如何調整產品以適應當地需求、阿聯酋企業如何開展本土化運營等實例,手把手傳授全球化與本地化的融合方法。
從前期的落地規則到后期的實戰策略,課程全程緊扣商業實踐痛點,讓企業家學員收獲即學即用的技能工具包,快速破解實操難題。
PART 2
政企參訪,直擊阿聯酋商業脈搏
訪學期間,學員們先后走進阿布扎比工商會、阿布扎比投資辦公室、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及迪拜南城自貿區,通過沙盤講解、互動問答與園區參觀等豐富形式,深度探訪中國落地企業的運營實況。從政策解讀到市場洞察,大家對中東地區的商業環境、投資機遇及準入規則形成了全面且深入的認知。
此外,學員們還實地參觀了晶泰科技、文遠知行等中資出海標桿企業,在與企業負責人的交流中,了解中國公司在中東開拓市場、實現國際化發展的奮斗歷程,更對當地商業生態構建、智能科技應用及跨界創新實踐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PART 3
文化交融,領略阿拉伯文明魅力
除了學術與商業的交流,本次訪學項目還為學員們安排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大家走訪了哈利法塔、謝赫扎伊德大清真寺、阿布扎比盧浮宮、法拉利主題公園、馬斯達爾規劃新城、阿布扎比酋長國宮殿等地,深入了解了中東地區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
其中,學員們受邀參與阿布扎比極具分量的利瓦椰棗節,成為這場文化之旅的高光時刻。作為紀念阿聯酋文化與社會重要象征——椰棗樹的傳統盛會,現場彌漫著各色椰棗的香甜氣息,阿拉伯傳統樂曲婉轉流淌,舞者以靈動的舞姿傳遞著民族風情,手工藝人則現場演示棕櫚葉編織技藝。這些鮮活的場景,讓學員們對中東文化的理解從抽象認知,轉化為直觀而深刻的體會。
PART 4
創新碰撞,中阿創業與品牌對話
在本次訪學項目中,文化與商業的交融同樣精彩。遵循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則成立的Ruya文化創意平臺,專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意轉化。企業家學員們實地參觀了平臺的藝術展,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如何借助文化IP實現商業價值。
商業融合探索在專題環節的品牌本地化海報展示中得到了進一步延伸。企業家學員與當地企業家圍繞 “中阿品牌互鑒” 主題分享實踐成果,借助翻譯工具實現中英文順暢溝通,不僅為潮汕玩具、內衣等產品規劃了新品牌架構,更深度挖掘了特色產品的創新路徑。中阿兩國企業家聚焦 “如何將文化元素融入品牌策略” 展開深入探討,為產品本土化、跨境商業發展等領域提出了全新思路,以文化魅力推動商業發展。
此次阿聯酋訪學項目,對MBA企業家學員而言意義非凡。這不僅是商業智慧的碰撞場,更是文明互鑒的盛宴。從前沿企業到千年遺產,從學術研討到市集煙火,每一站都為學員們打開了中阿企業合作的新視角、新機遇。學員們在全球布局、AI 科技等領域凝聚共識,更借跨文化交流拓寬視野、增進理解,為未來企業間的跨國合作筑牢根基。期待大家帶著豐碩收獲,以潮商的魄力與智慧,在國際舞臺上續寫中阿企業合作的新篇章!
學員心得
作為一名玩具企業從業者,20年前我和先生在迪拜創業,企業誠信經營,堅持不懈,守護著潮汕玩具企業的信譽。這次以學生的身份回來,教授和專家對當地消費習慣、文化偏好的解讀,為我們的產品包裝、營銷方案提供了全新思路。實地考察當地企業時,學習到了先進管理經驗與運營模式。訪學中的每一個商業實踐環節,都緊密貼合企業發展需求,為我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感謝商學院搭建平臺,感謝李老師全程悉心翻譯,讓我在阿聯酋收獲了寶貴的商業資源與人脈。
——研修班學員代表 蔡映娜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離不開學術交流與合作,這次訪學為我提供了充分鍛煉的機會。在與中阿企業家和同行學員的交流討論中,我需要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思路,同時也要學會傾聽和吸收他人的意見。在團隊合作完成商業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與不同國家、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人進行有效溝通和合作。這些能力的提升,對于我今后開展合作研究、撰寫學術論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MBA學員代表 吳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