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東華大學MBA教育中心聯合管理學院校友會,共同組織校友代表、學生代表前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集體參觀由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PSA聯合呈現的法國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Fabrice Hyber)個展《從山谷中來》。這是一場藝術與自然交織的展覽,也是一堂在現實中展開的“生態創造力”思維實驗課。
從“山谷”中來
也通往未來管理教育的邊界
展覽以藝術家在法國西部自建的“山谷森林”為起點,圍繞生態、科學、教育和人類未來展開敘述。作品跨越繪畫、裝置、影像與行為藝術,構建了一個關于“成長、協作、連接與演化”的復雜生態系統。
正如伊貝爾所說,“我的作品不是為了看,而是為了激發改變”。這種觀念與東華MBA秉持的“責任驅動、融合發展”管理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在面對AI與ESG時代的新商業圖景時,未來的管理者更需要從跨學科出發,理解組織與環境的關系,激發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知識森林”中思考
可持續發展與跨界創造力
走進展廳,巨型綠色雕塑“伊貝爾泰迪”靜立中央,仿佛是森林中的守望者。MBA同學們結伴前行,在作品之間沉浸式體驗藝術家以“種子”為喻、以“林地”為場、以“教育”為過程的藝術哲學。大家駐足討論展覽構成邏輯、解讀視覺隱喻,不時有新生記錄思考心得,有的同學甚至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觀點,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這不僅是藝術展,也是一次對可持續商業模型的直觀理解。”
——2024級MBA同學
“藝術家把樹林當成‘組織’,作品就像生態策略圖。這和我們課堂上的案例一一呼應?!?br/>——2025級新生
藝術也是一門“管理的學問”
——東華MBA行動課堂的延展
作為東華MBA“行動學習”模塊的重要一環,本次參訪讓管理課程從講堂走入現場,從理論延伸到感知。在自然、科學與藝術構筑的空間中,學生們重構了對“生態”“責任”“創意”這些商業關鍵詞的理解。
大家圍繞以下問題開展現場自由交流:
什么是具有生態責任感的管理?
管理是否也可以像森林一樣,具備彈性、多樣性與自我演化能力?
在數據與技術快速生長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從山谷中來”
也走向未來的組織想象
“真正的學習發生在山谷之間,不在高處。”展覽中的這句引語,在這次活動中被許多同學反復引用。東華MBA始終強調“知行合一”,將真實世界中的觀察與對話轉化為管理認知與行動框架的養分。通過與當代藝術和公共文化議題的深度接觸,激發學生超越單一視角的復合思維。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展覽參訪
更是一堂深入心智的跨界思維課
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有的在展廳外繼續探討作品的隱喻意義,有的新生圍繞課程設計、研究方向向學長學姐請教經驗,還有不少同學主動掃碼了解東華MBA的項目體系與選課結構。藝術激發了思考,展覽也為新學期的學習打開了一個全新起點。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始終相信,真正有力量的商業教育,不止于知識的傳授,更在于視野的拓展、思維的重構與感知的覺醒。本次展覽參訪活動,不僅呈現了東華MBA“產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辦學特色,更讓同學們在藝術與現實的交匯中,深刻感受到“生態管理”“跨界思維”“未來組織”這些關鍵議題的真實張力。
在展覽現場,他們以觀察者的身份閱讀作品,也以學習者的姿態重塑自我,激發出作為未來管理者對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與創造力的深度思考。它不僅是一場觀看之旅,更是一場關于“看見”“連接”與“行動”的思維練習。
未來,東華MBA將繼續構建一條屬于未來管理者的成長路徑。我們也期待更多志在遠方的你,加入這場面向真實世界的商業探索與創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