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以“同舟共濟 智鏈海絲”為主題的同濟經管名師公開課暨MBA/EMBA招生說明會在福州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主辦,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洪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營銷學會常務理事吳泗宗,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創新與戰略系(籌)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臣,福建保羅集團總裁、福建校友會會長高旭斌,福州市規劃設計院院長、福州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高學瓏,福建省建科院董事長兼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葉健,建科院總經理兼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夏堅,嘉博集團總裁李日強,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群,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副會長翁勝凱,福建理工大學工程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副秘書長張杰輝,富春股份董事長繆品章,泰禾地產副總裁、大東海地產總裁朱進康,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秘書長王輝,東南眼科副院長張文欽,福州大學經管學院原副院長、教授強瑞等同濟杰出校友,以及來自福州等地的企業家、職場精英等出席本次活動?;顒佑赏瑵髮W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協理、MBA/EMBA中心主任程國萍主持。
活動現場
領導致辭丨共創產教融合新篇
活動伊始,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洪偉致辭。王院長向到場來賓致以誠摯歡迎,向鼎力支持活動的福建校友會與福建省建科院表達衷心感謝?;厮萃瑵髮W百余年辦學歷程,他強調這所百年學府始終以“同舟共濟”為精神內核,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國家培育了大批棟梁之材。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始終以培養具備國際視野、深厚專業素養與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高級管理人才為使命。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洪偉
王院長特別指出,福建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活躍板塊,民營經濟活力充沛,企業家群體秉持“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在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展現出強勁發展勢能,這與同濟經管的學科優勢和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將活動落地福州,正是希望搭建起學術資源與產業需求的橋梁,讓學院的教育理念與福建企業家的實踐需求深度融合,實現雙向賦能、協同發展。”
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會長、保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旭斌
隨后,同濟大學福建校友會會長、保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旭斌致辭。高會長對遠道而來的母校師長與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高度贊譽同濟大學多年來的育人成果。他提到,同濟經管的MBA、EMBA項目在國內享有極高聲譽,以其嚴謹的課程體系、實戰化的教學模式和廣泛的校友網絡,成為眾多職場人士提升自我、實現突破的首選。“此次活動的舉辦,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結合——既是優質教育資源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精準對接,也是頂尖學術智慧與敢為人先的閩商精神的碰撞交融。”在高會長看來,這是同濟大學與福建地區深化合作、攜手共進的重要里程碑,必將為閩商群體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智慧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時,高會長也表達了對福建校友會的殷切期望:“我們希望以產教融合發展為核心,進一步加強母校與福建校友之間的聯系與互動,讓校友們能更好地依托母校資源實現發展,也期待能吸引更多優秀的閩商加入同濟大家庭,共同傳承同濟精神,提升個人與企業的協同成長?!?/span>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協理、MBA/EMBA中心主任程國萍主持活動
名師講堂丨智啟產業升級路徑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創新與戰略系(籌)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臣教授以《智能時代的產業鏈演化與創新》為題,深入剖析AI重塑產業生態的底層邏輯,為閩商在從制造到服務的全鏈路變革中指明“數智化轉型”路徑。張教授以翔實數據展示全球AI產業的迅猛發展,并指出,在模板化的弊端下,智能時代的產業鏈正從傳統專業化分工向全棧式、全產業鏈一體化轉型,這種轉變源于技術、市場與競爭的共同驅動。張教授分析道,AI技術的通用性為產業鏈整合提供可能,消費者對體驗的高要求推動“軟硬件協同”,形成全球產業鏈一體化集成。他強調,企業需善用基于AI底座的企業創新與應用,將其深度融入全流程以提升效率、創新商業模式——這也正是福州產教融合基地未來將重點培育的核心能力。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創新與戰略系(籌)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臣教授
洞察變局丨擘畫企業發展戰略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營銷學會常務理事吳泗宗教授聚焦《經濟變局下的企業機遇與戰略》,深入剖析經濟變局的根源,并針對這一變局,吳教授提出企業應對的兩大路徑:一是改變,調整策略達成目標;二是轉型,換軌,轉型的關鍵在于精準把握趨勢。他還強調,經濟發展有其周期規律,當前雖處下行階段,但曙光終將到來。結合“眾緣和合”等管理智慧與四大名著中的戰略思維,吳教授為企業應對變局提供了兼具深度與實用性的思路——這些思想也將融入福州產教融合基地的課程體系,助力閩商破解發展難題。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營銷學會常務理事吳泗宗教授
產教融合丨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
王院長在招生政策上詳細介紹了同濟大學及經管學院的辦學底蘊,并對面向福州地區的MBA、EMBA項目進行全面解讀。
作為1907年建校的百年名校,同濟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國家高層次人才占比領先;經管學院自1984年建院以來,將經濟管理教育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的積淀持續優化,始終順應時代需求。學院MBA/EMBA項目集“知識價值+網絡價值+學位價值”三大核心優勢,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課程體系,從“多元校企聯動”到“全面產學合作”,再到“深度產教融合”,構建起開放創新、多方協同的生態體系。
其中,福州產教融合基地(MBA)項目,報考方向為同濟綜合管理MBA(非全日制),聚焦“管理+科技+產業”復合型管理人才培養;福州產教融合基地(EMBA)項目,報考方向為同濟未來產業領袖EMBA (非全日制),旨在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與創新精神的業界領袖,以“核心模塊+特色模塊+海外模塊+整合實踐”四維矩陣,助力管理者在復雜商業環境中洞察趨勢、駕馭資本、引領創新;福州地區專屬設置的MBA“海絲菁英獎學金”和EMBA“海絲領袖獎學金” 將支持更多閩商精英學習深造。此外,同濟中山兩岸高級管理碩士在職專班(CSEMBA項目)也將為兩岸人才交流搭建平臺,助力區域協同發展。
同濟大學MBA/EMBA福州產教融合基地招生政策解讀
同濟經管高管教育EE中心副主任胡玉清介紹DBA項目
活動現場
校企聯動丨共譜海絲合作新篇
活動尾聲,隆重舉行了業界導師與校友聯絡人聘任儀式。王院長代表同濟經管,為福建保羅集團總裁高旭斌等11位跨行業企業家頒發“業界導師”聘書,聘請他們為MBA、EMBA學生提供實踐指導與職業發展建議;同時,聘任5位福州地區校友擔任“校友聯絡人”,負責強化學院與當地校友的日常聯動,由程國萍主任為他們頒發證書。這一舉措標志著福州產教融合基地“學界+業界”雙導師體系正式啟動,為產教融合注入鮮活實踐力量。
業界導師聘任儀式
校友聯絡人聘任儀式
儀式最后,王院長向福建省建科院董事長葉健贈送同濟大學紀念品,感謝建科院對同濟大學經管學院的大力支持!并期待未來學院和建科院有更多的聯動,有更多的學子走進建科院。
贈送紀念品
此次活動的圓滿舉辦,為同濟MBA/EMBA走進福建拉開了序幕, 當“愛拼才會贏”遇上“同濟智慧”,不僅為有志于深造的閩商及各界精英帶來前沿管理知識,更是開啟了同濟大學MBA/EMBA在“有福之州”人才培養新篇章。一幅產教融合、智能驅動的人才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
活動現場
部分留影
特別鳴謝: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福建建科院”)系國有獨資科技型企業,福建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子企業,成立于1958年10月,前身為省建設廳科學研究所,是福建省建設領域技術實力雄厚、裝備先進、專業設置齊全、成果轉化迅速的綜合性研究開發與技術服務機構。
作為福建省建設行業科研龍頭企業,福建建科院以“城市建設、城市更新、城市運維一體化服務商”為戰略定位,以人才團隊建設為核心,以科技研發、產品開發、檢驗檢測和技術服務等高技術產業實體為載體,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
福建建科院秉承“專業鑄就卓越 創見締造未來”的發展理念,依靠自身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研究經驗,對工程建設關鍵性技術和共性技術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攻關,已完成科研成果22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73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76項,正式出版的主編、參編標準、圖集、工法等 400余本,擁有國家專利 200余件。各項科研成果已在省內外工程中廣泛應用且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涵蓋房屋建筑、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水利電力等領域。
福建建科院正以全過程、一體化業務為發展核心,向更高層次的建設科技領域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