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純:我是一名9歲女孩的媽媽,因為孩子教育問題困擾焦慮。偶然的機會參加了媽媽學堂,感謝媽媽學堂的每一位老師對母親教育的研究和授課,讓我步入了“覺醒”母親的行列…
甜心: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
月兒圓: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惠欣:對孩子要用心、耐心、真心陪伴,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采訪倪高軍之前,我的內心充滿期待:一位男士做媽媽教育,所經營的公司沒有一位男性員工,拒絕廣告植入……與這樣企業家對話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上午十點,在公司準時見到倪高軍,我的目光所及便被墻上的留言板深深吸引。
定義成功不如定義幸福
當下,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對孩子的培養。他們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時,也希望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可是成功的定義是什么?子女的快樂與成功有關嗎?答案似乎是模糊的。有著較高文化素養的80后,現在大多已經為人父母,他們正逐漸拋棄“讓子女成功”的想法,而轉變為“讓子女幸?!?。
基于“讓每一位媽媽都能培養幸福一生的孩子”的使命,媽媽學堂致力于為媽媽們培養孩子提供專業的培訓與輔導,其旗下微信公眾號“每周微課(meizhouweike)”,用戶訂閱量已接近四十萬。
2013年,倪高軍創辦了深圳市創業家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取得初步成功,此時大家認為他會繼續按設計好的規劃走下去。然而兩年后,他卻放棄了最初定位,開始專注于媽媽教育培訓。
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并且專注做下去
放棄定位,將戰略調整到專注媽媽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記者
倪高軍:我當時和同事一起創辦創業家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定位第三方學習管理平臺,主要與全國各大商學院合作。因為有專家和客戶資源優勢,從創立到2014年年底其實公司發展的非常順利。
由于定位是做第三方,所以在自己的品牌建設上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做公司,不能只賺錢,還需要有沉淀和積累,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有一天你公司的員工都離開你了,你的公司是否還有價值。
之所以轉型做母親教育的培訓項目,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有機會接觸了《發現母親》的作者王東華教授,接觸到了母親教育,第二,覺得這件事情市場空間大,而且非常有意義。
媽媽學堂發展模式新穎,微信授課形式雖前景大好但也艱難,是什么推動微課一直穩步發展?
記者
倪高軍: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在戰略方向上選擇正確。其實2015年我們一直開展的是線下培訓項目, “每周微課”是我們從2015年12月13日才正式開始的。當時的目標是在今年7月31日完成100個社群的建設,10W用戶的積累,我們在5月6日就完成了這個目標,提前了近3個月,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媽媽們真的有這個需求,現在很多中國媽媽對孩子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但是沒有更有效的途徑來學習到正確的方法。微課的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她們可以采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陪伴孩子、自我成長都不耽擱。
第二、持續保持專注。我們只專注為媽媽培養孩子提供培訓與輔導這一件事情,我們放棄了最具誘惑的電商。做到這一點其實覺得是最難的,特別是當你的用戶量不斷增加的時候,放棄做電商,就相當于放棄了非常好的現金流。但是我們做到了,第一電商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不一定能夠做好,第二能夠把媽媽培訓這一件事情做好,我覺得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有很多人建議我再開設一個爸爸學堂,但是我的想法是,我們的初衷是在媽媽教育上,我們只專注做媽媽的培訓。先將一件事做好,再去想其他的事。當然現在距離成功還有很大的距離。
第三、提供專業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最專業的媽媽學習平臺,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做了兩件事情:只與最專業的老師和機構合作、提供最專業的服務。發展到現在,每周為十幾萬的媽媽在線培訓,壓力其實很大的,不是組織難度大,是對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只與最專業的老師和機構合作,把專家的每一個觀點分享出去,接收信息的都是十幾萬的媽媽,如果不專業,是會害人的。比如一個老師他自己的孩子只有7歲,那么在我們的平臺她是不可以講7歲以后的孩子怎么教的,只能講7歲以前的孩子怎么教。所以我們一定是努力尋找行業內最專業的老師來分享,比如邀請情商管理大咖張怡筠博士,正面管教中國第一人張宏武老師,《發現母親》作者王東華教授,邀請中國科技大學司有和教授等,都是非常專業的老師;另外,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其實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雖然距離理想狀態還有一些距離,但是我覺得我的同事們真的做的很好。
與其遺憾錯過,不如尋找更有價值的人
在媽媽學堂發展中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記者
倪高軍:最大的挑戰,我覺著是如何保證產品的品質問題。因為隨著微課群越來越多,很多老師希望在講課的過程中植入他的廣告。因為在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求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要植入廣告,所有的課程一定是干貨分享。為了這一點我們確實錯過了部分的老師,但是現在回頭來看,并不遺憾,因為我們堅守了我們原則。另外就是很多的合作方希望在我們的頭條投放廣告,我們一一拒絕,我希望我們內容輸出的都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硅谷連續創業者、學者史蒂夫·布蘭克認為“創新來自于現有員工,他們最了解公司”。創新是維持企業活力的發展核心,您是如何為媽媽學堂注入活力、調動員工熱情的?
倪高軍: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創新的目的是為顧客創造新的增值,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員工。
我和員工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每周為十幾萬的媽媽培訓,讓無數的媽媽成長,讓背后無數的孩子成長的更快樂更幸福。他們一起見證了公司的發展,每天做的事情都被客戶感恩,這是很有成就感的,另外我們很早就確定了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以顧客為中心,簡單有愛,專業共贏。一切從為顧客創造價值出發,簡單做人、簡單做事,愛自己、愛顧客、愛家人、愛同事,尋找最專業的老師,提供最專業的服務,與員工共贏,與合作伙伴共贏。
▲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與倪高軍合影
站在巨人的肩上仰望世界
作為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校友,學習期間是什么讓您記憶深刻、收獲頗豐?
記者
倪高軍:首先要感謝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給了我學習的機會,我非常的珍惜,也認真的完成了我的學業。
我要感謝我的導師魏煒教授對我的指導,是他指導我對互聯網社群的商業模式進行研究,讓我站在商業模式的高度開啟了我的事業媽媽學堂·每周微課。感謝很多同學參與我的項目探討,他們分享給我的商業智慧,為媽媽學堂注入新的思想。
我是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創業,也可以說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北大匯豐MBA的課程設計很好的滿足了學習需求,所以很扎實的掌握企業管理的方法論,并且很好的運用在企業管理當中,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最后,我覺得在北大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作為北大人時刻以一名北大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無論是做人,還是創業,她將影響我一輩子。
采訪完倪高軍后,我想起這樣一段話,“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系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br/>
《PHBS·創咖有話說》——楊志文|用十年時間做好掃地這件“小事”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