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幸處在一個變化中的時代,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正在經歷著未曾有過的變局。我們的視野不再受困于自身的局限,我們的朋友不再局限于成長的村落,我們的足跡也不再躑躅于國門的邊緣。人們開始渴望著更加寬闊多樣的舞臺,擁有被人關注的尊嚴和榮耀,享受富足的物質生活帶給我們的愜意。
北外國際商學院,和大家一道,是這個時代的開創者和見證者。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她就毫不猶豫地加入到變革中國的滾滾洪流,以其全部的智慧和堅持,全面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
北外國際商學院,致力于向來自全球的未來商業領袖搭建探索世界文明和知識譜系之平臺,開發獨立思考與自我發展之潛能,傳遞屬于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觀,探討已經發現或者尚未被發現的商業知識,發掘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個性與人生價值。
北外國際商學院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正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十年。到今天,國際商學院已經成為涵蓋計劃內本科、學術碩士、專業碩士、來華留學、出國留學、高層管理培訓等多種辦學形式在內的綜合性教育機構。國際化、復合型、復語型的辦學特色得到了越來越好的體現。
北外國際商學院的獨特之處,并不僅僅是因為她的鮮明辦學特色,更是因為她的整個文化氛圍——不用已知的知識去否定未知的知識,保持對未來世界的充足的好奇心,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用知識、視野、責任感以及強大的內心不斷地充實自己。
到今天,北外國際商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早已經遍布全球。從倫敦東區的金融中心,到非洲土地上的現代化工廠;從北京CBD的摩天大樓,到波士頓和芝加哥的著名學府;從黃浦江岸的輝煌燈火,到維多利亞灣的東方之珠。他們正在把來自北外國際商學院的理念和文化,散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我更是非常高興地看到,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年輕人,正源源不斷地加入到國際商學院的大家庭中,繼續譜寫出屬于我們這個家庭的傳奇。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 牛華勇
個人簡介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2018年-2019年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訪問學者
2003年-2009年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經濟學博士
1998年-2001年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財政學(企業財務)專業,經濟學碩士
1993年-1997年 山東財經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學(稅收)專業,經濟學學士
國際交流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perience
2015年-2018年 哥倫比亞大學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員(Founding Research Fellow)
2013年-2015年 美中青年領袖論壇(Young Leader’s Forum),中方代表
2009年-2012年 新南威爾士大學,客座研究員
2007年-2008年 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2004年3月 英國國立斯泰福廈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2005年3月 英國肯特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Work Experience
2012年11月 - 至今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教授(2018),博士生導師(2019)
2007年01月 - 2012年11月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2001年09月 - 2007年01月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助理兼行政辦公室主任,培訓中心主任、項目中心主任、行政辦公室主任,講師
1997年09月 - 1998年08月 山東省樂陵市財政局辦公室人秘科文秘
教學研究 Taught Courses & Research Interests
教授課程:
研究生:跨國財務與全球金融市場
本科生中文課程:當代經濟管理理論與實踐;中國經濟改革;會計與財務管理基礎
本科生英文課程:Doing Business in China
研究方向:
績效評價方法與應用、語言科學與全球商務
科研成果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Research
科研項目:
2022年,主持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國際勝任力培養專業委員會2021-2022年度培育課題:基于國際勝任力構建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SRC202136);
2022年,主持金磚國家智庫中方理事會2022年度課題:G20在后疫情時代全球治理提中的定位與作用研究;
2021年,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決策咨詢重點項目:基于國際社交媒體的北京城市國際形象研究(21JCB044);
2021年,主持中央社院統一戰線高端智庫課題: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話語體系建設效果評價研究(ZK20210188);
2021年,主持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構建面向未來科技時代的復語型復合型全球化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平臺;
2021年,主持中國外文局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研究機制2021年度研究項目:新時代對外話語翻譯傳播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研究(21DWHY19);
2020年,主持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構建基于全球勝任力的復語型、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2020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項目:全球化經濟指數與全球指數網建設;
202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重大標志性項目:全球治理背景下跨國經濟管理行為實驗室建設(2020SYLZDXM042);
2020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建設科研項目-“新冠疫情”研究專項項目:后疫情時代的中日韓經濟合作與全球治理(SYL2020ZX013);
2020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進”工作專題課程建設項目(SJKC202011);
2019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項目:“一帶一路”國家商務環境系列研究: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產業投資研究(YY19ZZA009);
2018年,主持廣東金融高新區委托項目:廣東金融高新區園區發展研究;
2017年,主持教育部國際司委托項目:二十國集團氣候與環境政策趨勢研究;
2017年,主持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委托項目: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的商務人才培養與開發機制研究——以寧波市高等教育發展為例;
2014年,主持北京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面上項目:面向中國經濟全球化重大戰略需求,構建復合型、復語型國際商業人才培養體系;
2014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外財經法律研究中心研究課題:二氧化碳排放的稅收制度研究;
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商科教育國際化的創新機制及發展路徑研究:國際比較視角(13YJC630114);
2012年,主持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地區高校商學教育國際化研究(13JGB011);
2011年,主持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委托橫向項目:中國企業產融結合研究—以神華集團為例;
2008年,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十一五211項目:跨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評價體系與發展平臺(0501A05)。
發表論文:
2021,連增,牛華勇:第十三屆中國語言經濟學論壇綜述,經濟學動態,CSSCI;
2020,鄭毅,徐芳,牛華勇:基于行為證據推理的企業研發人員績效測量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 2020,V41(10): 238-248,CSSCI;
2019,Niu, HY; Luan, S; Song,Y; Shao MX. Operation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city and rural commercial banks: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DEA model. ARGOS.35(71),pp146-156, AHCI;
2019,牛華勇,欒碩,宋陽:商學教育國際化績效評價[J] ,科研管理, 2019,V40(4): 277-288,CSSCI;
2018.,Shen, W.F. , Zhou, Z.B. , Liu, P.D. , Jin, Q.Y. , Liu, W.B. , Niu, Huayong. A unified parallel DEA model and efficiency modeling of multi-activity and/or non-homogeneous ac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15(3), pp.370-391. SCI;
2018,Pan, X. , Hou, L. , Liu, K. , Niu, H. Do reviews from friends and the crowd affect online consumer posting behavior differently?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9(1),pp,102-112,SCI,SSCI;
2018,牛華勇,金菁華,宋陽,劉文斌,基于軟系統方法論構建教育國際化指標體系[J] .江蘇高教,2018(5),98-107. CSSCI;
2017,牛華勇,孫健,宋陽,周忠寶,高等學校商科教育國際化比較研究[J] .商學研究,24(3),15-23. 核心期刊;
2015,牛華勇,閔德寅,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新實證產業組織視角[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36(030),66-71. CSSCI;
2015,牛華勇,陳思嘉,田馳,我國房價調控政策的有效性與適用性研究[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04),62-64. CSSCI;
2015,牛華勇,彭龍,凌林,我國非正規金融的風險與規制研究[J] .商業研究,2015(05),100-105. CSSCI擴展版;
2015,牛華勇,崔校寧,蘇靈,外資零售對中國零售業態結構優化的調節效應[J] .中國流通經濟,2015(05),100-106. CSSCI;
2015,牛華勇,G20峰會議題演化及2016會議前瞻.《光明日報》理論版,2015年5月10日,第7頁;
2013,范靜,牛華勇,裴艷麗,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電子政務業務協同標準擴散研究[J] . 上海管理科學.35(4),90-93. CSSCI擴展版;
其他出版與發表:
2021,牛華勇,于程 編著,《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東經濟形勢》 武漢大學出版社,(榮獲國家新聞出版融合編輯創新大賽獎項);
2020,牛華勇,周鑫宇,曹雪城著,《全球治理新時代下的國際觀》,中國經濟出版社;
《中國經濟周刊》洞見專欄共發表18篇評論文章
學術交流 Academic Related Interests/Activities
2022年1月8日,參加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金融科技與算法專業委員會年會,并主持“語言科學與金融科技”報告分會場;1月9日,出席交叉學科院長圓桌論壇并發言;
2022年1月6日,參加佛山三龍灣國際人才客廳活動策劃會1月8日-9日;
2021年12月17日,參加中譯出版社2022年度選題工作會;
2021 年12 月3 日,參加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主題為“面向高質量發展: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與全球勝任力提升”學術會議,并作“基于國際勝任力構建的新商科培養模式”主題發言;
2021年11月27日,主辦“北外杯”2021未來國際商務(英語)談判精英賽暨“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商務談判產教融合”論壇;
2021年11月12日,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舉辦講座,并作題為“China's Economy and Ecommerce under COVID-19: Opportunities,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發言;
021年10月26日,地拉那大學孔子學院講座,“中國經濟改革的三次浪潮”;
2021年10月,在“廣州市退役軍人全員適應性培訓課程”項目,講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本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參加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雙向開放與金融合作”平行論壇之“‘一帶一路’:經濟復蘇與綠色發展”議題分會場,并主持“‘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圓桌討論;
2021年7月20日,參加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瑞士“國際組織與國際規則”專題國際化研討班,為參訓學員作“當前國際經濟環境與中國企業的突圍”的主題授課;
2021年7月15日,主持第十三屆中國語言經濟學論壇;
2021年5月27-29日,主持2021中日韓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2021年5月22-23日,參加中國管理科學學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主題為“中美貿易沖突及影響”的學術研討會,并就“后疫情時代的全球化與國際觀” 為主題發言;
2020年11月15日,參加第二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暨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2020年會,在“院長與企業家論壇”,并就“數字經濟新業態下商科人才培養”為主題發言并參與討論;
2020年11月14日,主持2020中日韓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2020年11月13日,出席瑞士圣加侖論壇與財新峰會聯合舉辦的國際研討會并參與了嘉賓提問、討論環節;
2020年9月26日,出席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并在分支機構會議上代表產業金融管理專業委員會發言;
2020年9月10日,參加哈爾濱新區產業經濟發展論壇;
2019年12月19日,出席“2019新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并在高校智庫論壇發言;
2019年11月15日,出席“商科一流專業建設與國際認證論壇”(廣東),并作專家報告;
2019年11月2日,出席“商科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變革與挑戰”論壇(南京),并作“商科來華留學教育的機遇與挑戰”主題發言;
2019年9月21日,受邀出席“中國管理50人論壇” (蘭州),并發表題為“逆全球化、互聯網化與管理價值重構”分論壇主題講話;
2019年5月25日,主持2019中日韓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2019年3月22日,出席2019珠江教育國際化論壇,并作專題報告;
2019年1月,參加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深圳論壇,并在瀾湄經貿與教育合作論壇做主旨演講;
2018年12月14日,出席“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設與國際化聯盟”成立大會,并做主題演講;
2018年11月29日,主持大連舉行的“一帶一路與學科建設研討會”,并就外語類院校商學院教育做主題演講;
2018年11月3日,主持2018中日韓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
2018年6月26日,主持2018亞洲經濟發展展望研討會;
2018年6月9日至10日,參加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商學院峰會暨一帶一路商學院國際化人才培養論壇,主持論壇第一階段,并就“中國高校國際化的趨勢與挑戰”做主題演講;
2017年12月7日-10日,率領國際商學院代表團出席在韓國舉辦的東北亞經營經濟國際學術大會,并做主題演講;
2017年6月14日,出席201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小企業合作論壇,并主持分論壇;
2017年5月19日,主持“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校長論壇暨2017年區域與全球治理論壇之四——全球經濟轉型與創新創業教育分論壇”;
2016年12月2日,參加2016“一帶一路”商學院院長論壇,并發表了題為《“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商學院全球化戰略的挑戰與對策》的主旨發言;
2016年6月13日,主持“金磚國家對G20杭州峰會成果設計的期待、考慮及相關建議學術研討會”;
2016年3月21日,受瑞士駐華大使館Insight China-Joint Lecture學術活動邀請,做 “Made in China 2025” 的全英文主旨演講;
2015年11月3日,出席中聯部二十國集團機制與中國外交專題研討會,并作為北外G20研究中心專家在研討會發表演講;
2013年7月 Conference of Practical wisdom for management,分論壇對話人,耶魯信仰與文化中心;
2013年6月 2013綠色產業與綠色投資國際論壇,會議主席,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等主辦;
2013年3月12日 亞太教育者年會分會場演講,香港國際會展中心;
2012年5月18日-19日 毅偉商學院(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 ) 案例教學與寫作培訓;
2012年10月2-5日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分論壇演講,墨爾本國際會展中心;
2009年12月13-15日 國際管理大會主題演講,臺灣實踐大學管理學院;
2009年11月25-27日 第二屆伊朗國際營銷大會主題演講,德黑蘭國家會議中心;
2009年2月 國際學術合作研討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2008年11月 商業視角下的創新國際會議,印度管理技術學院(IMT),合作發言;
2007年7月 北外中高層海外培訓, 昆士蘭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悉尼大學;
2005年3月 第6屆東北亞經濟與管理合作論壇,韓國釜山國立大學。
學術兼職 Academic Consultancy
現任: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金融科技與算法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黃埔高等研究院英文項目國際博士生合作導師;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任產業金融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兼任國際商務談判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管理五十人論壇成員;
北京外國語大學二十國集團(G20)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絲綢之路商學院聯盟,秘書長;
新商科建設與國際發展聯盟,副會長;
曾任:
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研究院,執行院長;
全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企業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商業實踐 Business Practice Consultancy;
現任:
騰訊公司云中智庫,成員
曾任:
北外文創國際教育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裁、法人代表;
千燈湖產業金融高級智庫,秘書長;
雙志精英會,聯席理事長;
山東壽光農村商業銀行,獨立董事;
榮譽獎勵 Honors and Awards
2022年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教師團隊(排名第六);
2021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多語種人才全球勝任力培養的北外模式(排名第九);
2021年 參與主編的廣東省退役軍人“全員適應性培訓”系列教材,榮獲國家新聞出版融合編輯創新大賽獎項;
2021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21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獎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2020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基層教學團隊獎(會計教學團隊);
2019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面向全球治理新時代的復語型復合型高水平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排名第一);
2019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語言類院校經管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三);
2019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獎;
2018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獎;
2017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獎;
2016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學二等獎;
2012年 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2009年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2009年 評師網經濟管理類全國十大最受學生歡迎教師;
2009年 SIFE中國最佳指導教師;
2004年 北京市教育工會北京市青年師德先進個人;
2004年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