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簡稱:中大管院)成為全國首批獲準開辦EMBA教育的院校。20年間,從借鑒模仿到創新突破、從扎根本土到放眼國際,中大管院EMBA項目在混沌和空白之中摸索出一條特色育人之道,一路開拓進取載譽前行,為中國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鮮活動力。
“吾校矗立,蔚為國光。中山手創,遺澤余芳。”這是屬于中大管院EMBA的20年,也是中國EMBA教育與中國企業家的20年,更是中國經濟發展與世界商業文明構建的20年。值此特殊節點,學院特別推出EMBA20周年校友系列專訪—《E啟?致未來》,邀請EMBA優秀校友代表與我們分享他們非凡的人生故事,共同感受EMBA與商業世界二十載的無限風光與魅力,汲取榜樣力量,一起向上向前向未來!
丘育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會長、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水泵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會委員、廣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預算委委員、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副主席、廣州市百貨業商會會長、越秀區政協委員會常委、越秀區工商聯副主席
20年春華秋實,碩果累累,中大管院EMBA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冥冥之中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各行業領軍者,他們卸下往日榮光,以空杯與歸零心態走進中大管院EMBA的課堂,靜心沉淀后又帶著知識、責任與使命回歸社會,引領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革,彰顯“行業領袖,中國力量”的風范。這其中就有中國最大商用及中央空調壓縮機渠道供應商——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丘育華的身影。
成功創業者與卓越企業家身份的背后,他是2007級中大管院EMBA學子,以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會長的身份飲水思源,回饋母校,力所能及地讓優秀的教育和資源惠及更多人;也是連任三屆的廣州市人大代表、現任第十二屆廣東省政協委員,帶著滿腔的政治熱情與高度責任感履職多年,參政議政。
11月3日上午,在丘育華會長的熱情接待下,中大管院校友工作辦公室王遠懷主任,專業學位辦公室姚海林主任,教務主管田正芳老師,招生主管徐暢老師,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秘書長盧中偉、秘書趙爽,中國MBA教育網記者李靚楠一行人走進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聽他細細講訴自己的種種不凡經歷與商海起伏故事,共同探討有關EMBA教育、企業家精神、校友會建設等問題。
采訪交流現場
抓住機遇,“下海”創業
從上世紀80年代的珠江水、廣東糧、粵家電,到90年代后的汽車、船舶、機械裝備,再到今天的無人機、4K/8K、5G……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廣東奇跡,用短短幾十年走過西方發達國家百年的工業發展歷程。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開拓者,丘育華在時代的浪潮中塑造和發揚了粵商務實進取、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抓住機遇,以超常的智慧、務實的作為和實業報國的擔當,在前沿陣地“殺出一條血路”,一手打造的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經20余年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商用及中央空調壓縮機渠道供應商,銷售網絡覆蓋華南、華東和華北三大區域,客戶群體遍布全國。在堅持專業化道路,引領壓縮機市場的同時,今天的“華安達”已發展成為一個以壓縮機為核心,配備上下游產品鏈條的集團性企業,身體力行地改變著國人的生活質量。
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是中國最大的商用及中央空調壓縮機渠道供應商,也是“全球500強”美國艾默生(EMERSON)環境優化技術公司渦旋制冷、空調壓縮機及閥件產品在中國大陸的核心代理商
但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丘育華的創業之路如同詳細規劃的版圖由過往的經歷一步步構建而成。他的骨子里仿佛天生帶著一股闖勁與韌性,敢干別人不敢干的事,敢做別人不敢做的抉擇。
追溯過往,丘育華的第一份工作是1981年在廣州第一家五星級國有賓館里當餐廳員工,經歷了5000名應聘者的殘酷且激烈的競爭角逐。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最初并不被父母理解,“放著更好的國有企業不去,到賓館當一個服務員做什么?”事實上,對丘育華而言,東方賓館的工作經歷正是他辦企業成功的關鍵。
在東方賓館的平臺,憑借極佳的學習與領悟能力,5年時間他便從基層晉升到管理層,并遇到了賞識自己的伯樂,從看似毫不相干的餐廳員工,跳槽到廣東開平僑聲電子廠,開始從事與此后創業相關的電子行業及其進出口貿易。而在東方賓館工作時所感受的誠信雙贏、審時度勢、改變創新的文化精神,以及所積累的管理經驗讓他即使在陌生的領域里也如魚得水,不到三年,就助力一個業績平平的電子廠做到在全省行業中排名前三。
在當時,敢于放棄“鐵飯碗”接受挑戰的勇氣與開拓進取的精神早已刻在他的基因之中,他的“野心”渴望更大的突破與挑戰。“下海創業吧,在這條浩浩蕩蕩的改革創業大潮中拼出一條路,實業報國。”
1991年,他向朋友借了10萬元,開始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在承接的貿易項目中,他洞察到壓縮機業務的巨大潛力且可持續經營的商機。他認為,“要取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選擇一個可以長期經營的專業領域。壓縮機是制冷行業的核心部件,是很多家用電器和商用、民用空調等必不可少的核心配件,當時國內家電配備的壓縮機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此后,他開始專注美國品牌壓縮機代理之路,于1996年創建華安達,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歷經創業艱辛,一步一個腳印成為艾默生國內唯一指定代理商,從一家初露頭角的代理公司發展成一個在全國各大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1000多個商用空調品牌客戶群的集團性企業。
談及企業成功的關鍵,丘育華言簡意賅:“扎根本土、實業報國、誠信經營是公司建立以來始終秉承的基本原則。”
丘會長悉心講述企業發展之路
持續學習,做好企業“掌舵人”
丘育華的成功源自數十年如一日的精益求精、突破創新,他有敢闖肯拼的精神,也懂得審時度勢與利用資源,更明白通過不斷地自我提升為自己賦能。慎思篤行,臻于至善。
2007年,華安達已成立10年左右,在他的精心經營下蒸蒸日上。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他認為,“成功企業家的首要點是企業,必須做好本職工作,以前瞻性戰略眼光洞悉行業與時代變遷,持續性創造出新的更有價值的東西,帶領企業穩健經營并實現跨越式發展。”出于學習新知、與其他各行業企業家交流溝通、創業并守好業等需要,他選擇攻讀中大管院EMBA。
“從企業回到學校再回到企業的過程特別有意義,企業經營無疑能為我們積累有益的實戰經驗,但在課堂之上系統性學習管理、經濟、人力資源與會計學等知識,能讓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讓思維與眼界不斷刷新,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即便時隔多年,回憶起在中大管院EMBA的學習丘育華仍舊歷歷在目。“中大管院EMBA師資力量雄厚,入讀期間遇到的李新春老師、王帆老師、譚勁松老師、謝康老師等都是各自領域內的專家、教授,不僅學術造詣深厚,循循善誘,也活躍在政產學研各界,成就突出。”他補充道,“還有來自不同行業優秀的同窗與校友,多元的碰撞有趣又干貨滿滿。課堂內外所學到的新思想新觀點,收獲到的資源與機會讓我獲益良多。”
除了前沿的知識理論、管理的道與術、廣闊的平臺和資源,丘育華更提升了自己全球視野、思維、格局和對未來商業的預見性,加深了對商業向善與企業家精神的認知。他提到,“記得去英國牛津大學參加海外訓練營時,恰巧遇上5.12汶川地震,一聽到這消息,全班同學即刻做出反應,雖然遠在海外也積極組織、調動各方資源為災區捐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中大的平臺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企業家們共有的這份社會責任感從抽象變得具體,讓他感觸頗深,“社會責任或許可以看做是共同富裕的一個延伸,先富帶動后富,秉承商業向善的理念,借助商業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應該是一代代企業家不變的底色與永恒的追求。”
人大履職,做好民生“發言人”
行勝于言,實干為要,丘育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對社會責任與企業家精神的理解。在加快企業發展、履行法定義務的同時,他熱心公益事業,懷著對群眾的愛心、對社會的責任心真誠回饋社會。
多年來,他積極響應并多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鄉村振興“千企幫千村”工程等扶貧濟困項目,化岐田村貧困幫扶、越秀區“送溫暖 獻愛心”、“長者公益”,“雅安地震抗震救災”、“梅州飲水工程”、華樂街鄰里活動中心籌建等捐款捐物,羊城光彩事業基金項目成立“育華陽光助學基金”......諸多事例不勝枚舉,捐款捐物累計超過1200萬元。
這份拳拳報國心、殷殷赤子情可追溯至在東方餐館八樓餐廳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首領和高級嘉賓之時,他直言,“這段經歷這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在榜樣的指引下,做大事、做好事、變革創新,漸漸在我心中積淀、萌芽。”
丘育華常常會想,“利用我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我還能做些什么?我還要做些什么?”懷著這樣的思考,他找到了另一條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為民發聲。提到這里,他格外興奮,“這里群英匯聚,有很多專業能力強、有服務社會精神的人,相信借助這個平臺,一定能更好盡己之力。”
如今,丘育華已連任第十三、十四屆、十五屆廣州市人大代表,是現任第十六屆廣州市人大預算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廣東省政協委員。為了能更好履職,利用好平臺盡可能多的為民眾發聲,他給自己定下“每年必須提出兩個以上有質量的建議”的目標,任職十余年來累計提出數十件領銜建議和議案,所關注的內容隨著國家需要、社會民情不斷更新變化,涉及交通、科技創新、公共衛生、教育、管好政府錢袋子等方方面面,且部分建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提及任職期間的諸多“成果”,丘育華滿懷感慨,“中大管院EMBA系統性的學習為我諸多提案與建議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不僅讓提案與建議的內容更充實和有理有據,也給了我發言的勇氣和底氣。”他笑著說:“不止如此,中大管院的許多導師和校友也活躍在政界領域,與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也為我提供了諸多實際的幫助。”
據了解,2021年,丘育華和中大管院博士生導師梁琦教授等人提出“充分釋放‘雙區’建設效能,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有效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系列提案,并成功入選了政協廣東省委員會2021年優秀提案獎“1號提案”。2022年1月10日,廣東省委召開“充分釋放‘雙區’建設效能,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有效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政協系列提案辦理情況匯報會。省委書記李希主持會議并講話,省政協主席王榮出席會議。匯報會上,梁琦教授和丘育華校友分別作發言。
1月10日,省委在廣州召開“充分釋放‘雙區’建設效能,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有效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政協系列提案辦理情況匯報會現場
在提出的眾多議案和建議中,丘育華特別講述了自己今年1月在廣東省政協全會上提交的“關于如何加快廣東省工業軟件產業發展”提案。在我國加快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高質量轉變的關鍵時期,作為壓縮機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的總代理,他對做強“中國制造”有獨特的情懷與使命感。
“當下大多數人認為,7納米以下的芯片制造是我國當前某些行業發展的瓶頸。其實,真正意義上講,工業軟件的設計和技術才是阻礙我國工業制造高質量發展的真正瓶頸。廣東省是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假設工業軟件被限制,將會使工業設計和制造的行業遇到前所未有困境和挑戰。”依據自己在行業內闖蕩25年的經驗和深入調研,他從另一角度前瞻性、科學性和參考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并得到了省工信廳的高度認同。
此外,在今年的兩會上,他還提出關于南沙發展的建議,希望借著中國制造發展的東風,南沙能夠對標前海、橫琴,成為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的土壤,攜手引領“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推動形成更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據了解,今年6月《南沙方案》正式印發,粵港澳合作三大平臺之一的廣州南沙迎來了“雙15%”稅收優惠政策,全區掀起了全面貫徹落實熱潮。丘育華認為,“雙15政策相當于改革開放后的第二次紅利,有助于增強南沙的競爭力,引導南沙產業向高端發展。”
對丘育華而言,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幫助市民排解困苦、服務需求,推動廣州經濟持續和諧發展,“這是不負信任與囑托,作為人民‘代言人’本就該踐行的使命與擔當。”
飲水思源,征程萬里初心不改
飲水思源,知行致遠。在經營管理企業、擔任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的同時,即便早已畢業,丘育華的身影依然活躍在中大校園里。在多屆新生的開學典禮、迎新會上,他作為代表發言,也曾為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分享對時代對行業的見解與思考,他曾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總有人正年輕”,他以“過來人”的身份給與建議和鼓勵,見證和開啟EMBAer全新的征程。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戈友會(廣州)迎新晚會上,發表“總有人正年輕”致辭演講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2021年EMBA 49期新生第一課中作為校友代表致辭
此外,作為中大管院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會長,就職之初他便創新性提出“兩個健康”的概念,主張校友理事會應在契合國家政策、遵循學院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校友日常生活和精神層面追求,既關注校友們的身心健康,也收集所有校友資源,讓企業得到健康發展。
去年,學院專門籌建的醫療健康校友分會應運而生,依托中大管院工商管理A+學科和中大醫科專業優勢,中大管院還開設了醫療管理MBA項目,助力“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丘育華表示,“未來,除醫療管理協會以外,其他新興行業也可以籌備成立協會,校友之間溝通有無、持續發展,或許可在行業中有所擔當。”
踐行“兩個健康” 共研校企合作——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王帆院長一行赴珠海調研校友企業
任職以來,在參與學院重大校友活動、主辦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賽事、組織企業參訪、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丘育華積極開展理事會工作,致力于推動校友各協會的創新與發展,搭建校友之間聯誼與鏈接的橋梁。在足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籃球協會、網球協會等舉辦的各項活動中,都竭力提供各種支持。
有朋自遠方來,足矣!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校友理事會主辦的“廣汽傳祺”杯第二屆全國EMBA足球邀請賽2021年10月17日在清遠完美收官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校友理事會承辦的2021年廣汽傳祺杯第七屆華南EMBA足球聯賽
2021年初,中大管院戈友會組織了3支戰隊參與本次玄奘之路戈16挑戰賽,參賽隊員們圓滿完成比賽并取得了沙克爾頓獎,A隊再次名列前十,此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戈16回歸慶典暨戈17啟動儀式現場
他坦言,“中山大學作為華南區最好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這里不僅能系統學習管理知識,也有機會認識各行業杰出的校友,這對于未來大家回到社會,工作、創業或經營企業而言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作為中大管院EMBA項目的受益人,他真心希望能鏈接好校友資源,擔好責任做出貢獻,引領更多人進入中大,收獲“受益終生的東西”。
一次次閱覽人生的風景,也一次次攀登成就的峰頂。在丘育華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家所具備的韌性達觀、長期主義與冒險精神,也看到了一個滿懷真誠與感恩,把服務國家與人民作為最崇高的使命,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奮勇拼搏、赤誠奉獻的人。
寄語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不確定時代,對于企業而言,所面臨的環境越是多元復雜,越該篤定和堅守長期主義,回歸商業的本質,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對個人而言,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不確定的未來更要有確定的堅持。周遭環境越是喧嘩嘈雜越是不確定,越要學會靜心沉淀,保持專注力和定力,專注在自己擅長或熱愛的事業中深耕精研,懂得不變比變有更重要的深刻內涵。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會長丘育華(左四)、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王遠懷(右四),專業學位辦公室主任姚海林(右三),教務主管田正芳(右二),招生主管徐暢(右一),EMBA校友理事會執行秘書長盧中偉(左二)、秘書趙爽(左一),中國MBA教育網記者李靚楠(左三)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