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985、211”文件失效
【中國MBA教育網訊】日前,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其中包括《關于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關于補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設規劃的通知》《關于實施“重點特色學科項目”的意見》《關于繼續實施“優秀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意見》等文件。
什么是“985”、“211”高校?
“985工程”介紹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總書記在慶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科教興國的戰略和江澤民同志的號召,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部分高等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985”工程。
本名單來源于教育部網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國共有39所高校。
“211工程”介紹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這是我國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而實施的一項跨世紀的戰略工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項目。
本名單來源于教育部網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國共有112所高校,其中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擁有兩個校區,實際高校為116所。
985、211對大學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直是中國高教界的夢想,而承載這個夢想的就是中國政府先后斥巨資啟動的“211工程”和“985工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啟動給中國高校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硬件設施方面,中國的不少高校已經可以和國外一流大學媲美,在學科建設上,得到重點扶持的少數學科日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據披露,若以國際可比指標SCI論文發表數統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一些學科SCI論文發表數在世界大學的排名中位居前列。
為什么要取消985、211?
首先明確一點,雖然相關文件已經被宣布失效,但是并沒有明確說過廢除985、211的學校“封號”,所以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取消,而是將兩個工程納入“雙一流”。不過根據媒體報道,在近兩年中就已經不再提這兩個名詞了,關于取消這兩個工程的傳言在2014年曾經達到高潮,但是后來被教育部辟謠。
目前全國“985”、“211”工程學校,每年的招生人數只有50萬人左右,占高考升學人數的八分之一不到。很多人并不能擁有那華麗的標簽,然而企業招聘、地方政府的特殊照顧卻越來越多的傾向于“985”、“211”。
有觀點認為,這兩類工程的出現會導致身份固化、教育不公等問題,也有人提出學校為了入選兩類工程而導致造假,不利于學校自主辦學。2011年時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政協第十四次會議時就曾經公開表示,“985”和“211”工程的大門已經關上,不會再有新的學校進入這兩項工程。
將或取代“211、985”的“雙一流”是怎么回事?
2015年年底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也提出正式啟動大學“雙一流”建設,并承諾到2020年,我國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一位教育部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準和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該人士還表示,新建設方案會給一些之前沒圍“985”和“211”的學校一些機會。此外,以前入選的高校,并不一定會被確定為 “雙一流”。
具體說,“雙一流”將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雙一流”比起“211、985”來說有什么好處?
我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啟動的985、211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很多高校卻把入選985、211本身作為了學校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換言之,就是學校剛列入985、211工程,獲得工程建設投入,可還沒有啟動一流建設,就已經“功成名就”,這些大學,哪怕實力減退的很嚴重,但仍然會得到更多撥款,更優質的生活,相反,一些實力很強的學校,無法進入211、985,得不到重視。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比較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在獲得國家撥款時,其獲得的國家資源遠比其他院校多,嚴重挫傷普通本科院校發展建設的積極性,這也導致其他普通本科發展很艱難,甚至看不到希望。
此次國家啟動“雙一流”戰略,就是希望能消除原有985、211工程身份固化、競爭缺失的弊端,所以985、211大學必須取消,讓大家公平竟爭。
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經驗看,一所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學校自主辦學、自由競爭中產生。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規律,所以,我們大學的建議,也應該符合這個規律才行。
特別是《方案》提出在改革方面要“實現關鍵環節突破”,明確了加快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資源募集機制的任務。這些 “關鍵環節”是我國高校共同面臨的體制機制問題,突破這些環節,不僅能推進“世界一流”建設,也將給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帶來生機與活力。這就突破原有“985“、211”格局,使得更多高校有機會參與到“世界一流”建設中來,充分激發廣大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的動力和活力。
來源:綜 北京時間新聞頻道,搜狐教育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