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工之“器”回應時代之“道”
——劉志東院長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2025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家長們,2025屆畢業生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齊聚于此,共同歡送學院2025屆畢業生們。首先,我謹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向圓滿完成學業的畢業生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師長、默默奉獻的家長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去年此時,也是在這方講臺,我與畢業生們分享了我的“六點希望”。其中之一是,希望同學們能夠葆有對新技術的洞察力。短短一年間,技術的狂飆突進已快到令人“追趕不上”。DeepSeek橫空出世、銳意迭代。“豆包”蛻變“豆導”同學助手;人形機器人馳騁馬拉松賽道;量子計算機秒破百年謎題,算力疆界人智難窺;腦機接口無聲通聯意念,意識數據壁壘轟然坍塌。
智能技術深刻重塑社會運行邏輯,全球產業鏈在重構中暗流涌動,國際格局面臨深度調整,風險以前所未有的復雜形態顯現:算法黑箱侵蝕社會公平根基,技術霸權挑戰全球治理秩序;逆全球化浪潮下潛伏產業鏈“斷鏈”危機,金融波動借數字網絡加速傳導;數據主權成為大國博弈的戰略新疆域,氣候危機與能源困局更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人類文明之上。放眼當今世界,風險圖景已突破傳統邊界。
如何擁抱新技術變革并應對智能社會的各種不確定性?這是個時代問題,但是我們管工的畢業生們是有足夠的信心去答好這個課題。所以,今天我想接著這個問題,與畢業生們分享幾點感悟:我們如何運用所學來主動參與技術革新并積極應對未來挑戰。
我想通過我們的課程培養體系,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賦予了畢業生們4種能力。而這4種核心能力,或將成為我們在智能社會中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重要“法寶”。
第一,系統思維能力。從“一顆芯片斷供”沖擊千億產業,到“一場極端氣候”擾動全球糧倉,復雜系統理論是我們洞察世界的經緯。當你們運用系統建模鎖定產業鏈命脈,以網絡分析預警風險傳導時,就是在踐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千年智慧。
第二,量化分析能力。在數據爆炸的時代,隨機優化與機器學習是我們的手中利劍。當跨國企業需要量化地緣沖突下的供應鏈中斷概率,當金融機構要測算氣候風險引發的資產價值重估幅度,當政府構建多災種耦合的應急資源調度模型,你們在課堂習得的算法和驗證的公式,都將化作守護經濟安全的銅墻鐵壁。
第三,智能決策能力。開發供應鏈智能預警系統時,你們調試的代碼將能實時捕捉全球港口的擁堵信號;設計金融風險自適應模塊時,你們建立的模型將在市場波動中動態調整流動性防線;搭建能源-經濟-氣候耦合推演平臺時,你們輸入的參數將會為碳中和路徑提供最優解。日夜相伴的鍵盤,終將奏響風險防控的時代強音。
第四,韌性優化能力。面對黑天鵝頻發的世界,我們重塑著系統基因。當你們在產業端構建“多中心分布式”供應鏈網絡,在金融端建立逆周期資本緩沖機制,在城市端打造“平急兩用”基礎設施智能系統,那些課程設計中的冗余方案,論文推演中的容錯機制,投資分析中的實物權,正在成為動蕩時代的生存法則。韌性不是保守退縮,而是面向未來的智慧布局。
百年變局,專業壁壘正在消融,交叉融合已成為學科專業發展的未來趨勢。相信有這四大法寶“護身”,你們便能更好扛起經世濟民的時代重任!
同學們,當你們走出校園,除了這四大“法寶”,還請你們帶著擔當前行。
無論你們投身華為的供應鏈安全部門,還是服務“一帶一路”的跨境基建項目,請記住要做國家產業鏈安全的守護者。你們構建的每個模型,都是維護經濟安全的手術刀。
當AI給出最優解,當算法決定信貸額度,當自動駕駛面臨道德抉擇,請記住要做智能時代的倫理燈塔。要學會質疑“最優為誰而優”。因為,技術可以迭代,但人性的光輝不可替代。
當你們在金融戰場構建“宏觀審慎+微觀穿透”防控體系,在數據疆域設計主權區塊鏈架構,面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基建工程,請記住要做國家風險防線的筑城者。大國崛起的護城河,需要你們用智慧與勇氣澆筑。
未來,當你們站在國際會議的講臺推動碳風險定價國際標準,當你們參與WTO談判主導數字貿易風險共擔機制,當你們為“一帶一路”構建多國聯動韌性聯盟,請勇敢的做全球治理變革的破局者。因為,那些在聯合研究中積累的跨文化經驗,將賦予你們在跨文化交流中以自信與底氣。
此外,中央財經大學“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應當熔鑄為你們永恒的精神坐標。
以忠誠為舵,心系國之大者。金融安全不容有失,經濟命脈必須自主,數據主權寸土不讓。這是我們作為中財大人從事金融事業的使命和底線。
以求實為尺,恪守真理底線。模型參數不容篡改,風險預警不可美化,決策推演拒絕迎合。這是學術道德的底線,職業操守的承諾,更是科學精神的宣言。
以創新為刃,勇闖未知領域。量子計算賦能金融風險仿真的征途上,應有你們調試算法的身影;人工智能倫理預警框架的構建中,應凝結著你們的前瞻思考;地緣-產業-氣候風險耦合模型的探索里,應迸發著你們的創新火花。勇于探索未知,你們終將成為行業領袖和學術精英。
以團結為帆,凝聚攻堅合力。當你們與工程師共克技術難關,與政策制定者共筑制度防線,與國際同仁共建治理新規,請記住,攻堅克難從來不是孤獨的戰役。因為,孤帆難渡滄海,眾志可挽狂瀾。
親愛的同學們,從此刻起,請帶上管工人的“四大法寶”:系統思維的望遠鏡、量化分析的定位儀、智能決策的導航圖、韌性優化的壓艙石。請堅定的扛起中財大人的使命擔當,請永遠恪守我們的精神坐標。
當傳統經濟學遭遇數據洪流,你們以“模型翻譯”能力架起橋梁。當你們在會議室分析供應鏈數據,在談判桌闡釋風險模型,在指揮中心調度應急資源——中財管工賦予你們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更是穿透變局的慧眼和守護山河的擔當!未來,具備人機協作能力與系統思維能力的管工人,將成為時代亟需的“兩棲英才”。
親愛的同學們,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期待在強國復興的偉大新征程中,見證你們用智慧與勇氣,在世界的經緯線上刻下管工人的時代坐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