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94名學子,2天深度探索,一場科技與智慧的盛宴!2025年6月28-29日,蘇州大學2023級MBA人工智能專題班通過“名企參訪+團建破冰+圓桌論壇”三大板塊,全方位探索AI與大數據行業的無限可能!同學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深度感知科技浪潮的澎湃力量,為職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1
硬核參訪· 洞見未來
28日下午,學子們走進全球智能清潔領域領軍企業——追覓科技產業園,開啟一場沉浸式科技之旅!
與“機器人天團”面對面:
追覓科技陸辰愷總經理安排下,玫總、李總全程接待陪同,產品經理與科研團隊深度揭秘掃地機器人、泳池清潔機器人、全自動割草機器人的核心技術。
現場“拆解”黑科技:從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算法到AI視覺避障,從用戶行為大數據分析到智能決策系統,同學們驚嘆于技術如何讓“懶人經濟”與“精致生活”完美融合!
深度互動:
“AI產品的場景化落地如何平衡成本與體驗?”面對同學們犀利提問,追覓團隊以實際案例一一回應,更透露未來與蘇州大學在人才培養、技術課題研究上的合作意向。
2
趣味破冰· 攜手啟航
28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未來合伙人”飛盤團建拉開序幕!學員們分成8支戰隊,在體育館中展開“破冰組隊”、“水果連連看”、“飛盤嘉年華”等趣味競技。從陌生到默契:汗水與歡笑交織,隊員們在協作中迅速拉近距離,微信群里的“同學”變成了場上的戰友。金句燃全場:一場破冰活動,不僅點燃了團隊凝聚力,更讓同學們對未來的行業學習充滿期待。
3
圓桌論壇· 腦力激蕩
29日,蘇州大學MBA中心迎來一場聚焦人工智能與資本戰略的思想盛宴。蘇州賦能科創投資創始人、蘇大MBA校友王苑女士重返母校,以《創業者如何與資本對話?AI時代的冷思考與熱機遇》為主題,為近百名在校生及創業者帶來一線實戰洞察,點燃創業火種,揭秘AI浪潮下的機遇與深坑。
立足產教融合,破解AI創業核心命題
王苑校友分享直擊當下最火熱的議題:在洶涌的AI浪潮里,創業的機會究竟在哪里?AI將如何深刻重塑我們的工作模式與日常生活?她結合生動而親切的實例,不僅描繪了創業路上可能遇到的“美麗風景”與無限希望,更以過來人的智慧,為我們提前預警了那些不容忽視的“深坑”,特別是創業過程中股權劃分的復雜與陷阱——天使輪、A輪……不同階段規則迥異,稍有不慎便是大坑。
校友反哺育才,強化“商業+科技”培養生態
在深化產教融合層面,蘇州大學MBA中心正構建校友資源反哺機制。王苑校友作為產業界校友將前沿投資視角與實戰方法論與教學體系深度融合。在互動環節,學員們圍繞傳統企業AI轉型、初創公司融資節奏等議題展開研討,王苑犀利地剖析了投資人視角與創業者視角的根本差異。她指出,投資人的日常核心是“找人、找錢、找項目”;而創業者,則需要面對截然不同的挑戰與考量。這種多維度的對比,為我們理解創業生態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以實踐丈量AI邊界,以協作共繪數字未來
歷經兩天的蘇州大學MBA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專題課圓滿收官。從“破冰共融”到“產業深探”再到“資本對話”,94名學員在多元場景中完成了一次認知躍遷:從飛盤團建的協作默契,到追覓科技園內對掃地機器人算法邏輯、割草機器人歐洲市場戰略的硬核拆解;從“場景化創新”實踐課,到王苑校友揭示的資本與AI創業的協同邏輯,這場“技術+商業+生態”三位一體的沉浸式學習,不僅讓學員觸摸到AI產業的真實脈搏,更在跨界碰撞中點燃了傳統行業轉型與科技創業的新思路。
未來,蘇州大學MBA將持續以“深扎產業、賦能實戰”為核心,打造更多科技前沿領域的深度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