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25年畢業歡送暨校友會迎新活動舉行。學院全體班子成員、教職工代表,畢業班班主任、輔導員和2025屆畢業生及家屬一起,共同見證成長的難忘時刻,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院長易靖韜以《努力實現人生生態位的躍遷——兼談價值發現的密碼》為題,寄語全體畢業生。
努力實現人生生態位的躍遷
——兼談價值發現的密碼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 易靖韜
(2025年6月24日)
尊敬的周明德會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畢業季的味道是屬于你們的味道,大家會經歷獨特的心路歷程,好好享受此刻的當下。昨天,大家參加了學校的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迎來了屬于你們人生的“高光時刻”,數年的拼搏換來了人大求學生涯的圓滿。同學們,辛苦了!
今天是嶄新的起點,你們從校園走向人生新階段,恰如馬克思所描繪的“一次驚險的跳躍”。如何在全新的環境中站穩腳跟,拾階而上將成為人生重要課題。我想以“生態位躍遷——兼談價值發現的密碼”這一主題與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思考。
先和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我們知道,過去幾年,移動出行“卷到飛起”,各家打車平臺大打價格戰,試圖拉高其他平臺的“獲客成本”來搶占市場份額。結果,這一局面卻被一個“局外人”高德地圖給“截胡”了。而高德是怎么做到的呢?看起來也不復雜,它通過設置“一鍵跨平臺打車”的功能按鈕,使得用戶不僅大幅提升打到車的概率,而且可以“貨比三家”擇優選擇。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高德這項功能把市場上所有的“供給方”,放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沒有壟斷,不拼品牌,不必下載APP,甚至你都不需要聽說過這個平臺……一鍵打車,自然會有人來接你。在這個語境下,打車平臺的獲客成本,瞬間都變成了零成本。只要你率先響應,只要你足夠便宜,你就會被消費者選擇。
憑什么高德地圖可以用一個小小的功能設置,影響到整個打車行業的競爭格局?——高達4億的用戶體量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他在“生態層級”中體現的優越性。
“地理位置感知”的用戶需求層級,相比“出行”更底層,“出行”相比“打車”更底層。當用戶想要做一件事情,想要去一個地方,想要了解某一個場所時,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地方在哪兒?”然后才去想:“我該怎么去?”“選擇哪種通勤手段?”“哪種方式更快?”
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各平臺企業在回應用戶需求層級上的差異。上層需求(打車),只是底層需求(地理感知+出行)的部分價值實現。那些打車平臺千算萬算,一年燒掉上百億人民幣,結果被人抄了后路,專注于滿足上層需求的企業自然而然地“淪為”了底層需求平臺的“一項功能”。
幾年前剛聽到這個故事時,我很受震撼——戰術上的努力對于結果的改善只能是邊際意義上的,而“生態位”沒找準沒站住,自己所作的努力,終將為別人做了嫁衣。對此,我有兩點體會。一是“生態位”的識別與確認是需要思考的重要戰略問題。高德地圖的成功之道在于它從打車平臺的激烈競爭中找到了真正價值所在,并由此觸達用戶需求層次的最底層,牢牢占據整個移動出行生態中關鍵位置。同學們,生態系統中總有那些未被發現的價值空間,我把它比喻為稀缺的價值,它們常常表現為“難以克服的瓶頸”“被忽視的需求”“未被滿足的痛點”或者“組織或行業邊界的交匯處”,而機會往往就隱藏在這些細節之中。二是“生態位”躍遷是戰略中的戰略問題,也是高階戰略。一次成功并不能說明全部。真正說明問題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即成功的躍遷或躍遷的成功。生態位的本質是“資源控制層級”,其最高形態就是成為價值和標準的定義者——正如高德用“地理感知”統合“出行需求”。而生態位從來不是固定標簽,隨環境變化而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價值之所在也,而價值永遠是稀缺性的線性函數。因此,生態位的躍遷意味著從一種狀態的稀缺性走向另外一種狀態的稀缺性,從而實現價值的躍遷。大家想想,你所在的企業和行業中是不是總有這樣的機會。無論是生態位的識別還是躍遷,它從來不是強者的專利,行業主導者在資源和能力上的碾壓式領先并不足以永遠支撐其生態位的絕對優勢——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商業案例每天都在上演,而思想者馳而不息的思考和起而行之的勇氣才是改變世界、形塑生態的真正力量,也是凝聚在你們身上最寶貴的價值。
結合關于生態位的一些思考,面對在座的各位即將遠行的畢業生,我有三點建議與諸位分享。
一是要勤奮耕耘,努力創造有別于他人的稀缺性。
工商管理學科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學科,歸根到底是要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大家經歷了人民大學商學院這所頂尖學府的淬煉,已經逐步建立起對自身能力、興趣和人生方向的甄別,或許你們曾驚嘆于優秀的同行者“樣樣都好”的絕對優勢,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發現你的獨特性并逐步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稀缺性,將為你的人生贏得更加廣闊的天地。要在生態地價值縫隙中不斷生長適應生態需要的能力,這種能力未必是人工智能這樣的“熱門技能”——相反,盲目地追求“熱門技能”反而會陷入低水平“內卷”。所謂“內卷”就是所有人都在已經形成的路徑依賴上進行著零和博弈。同時,要圍繞目標生態位打造自己的“T型能力結構”——既要有縱向在細分領域深耕專業深度,又要有橫向拓展跨領域協同的能力,一個既有核心專長,又有綜合素質的“T型人才”將很快站穩生態系統中的生態位。
二是要順勢而為,在主動求變中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變化是生態中永恒的主題,適應變化則是生存的根本。“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AI時代的技術革命乃至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都是你們必須面對的時代主題,也構成了這個時代所有需求的本源。你們需要對此有所思考和回應。初入職場的你們,必須學會用長期主義的目光審視你和你所處的企業和行業——這個行業的底層邏輯是什么?未來增長的方向和動力是什么?個人在其中的發展目標和路徑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占據獨特的“生態位”離不開對于這些趨勢性問題的思考。時代主題映照著每個行業,進入職場的你們就是在躬身入局地進行探索。要善于運用學校里習得的知識特別是研究性的思維,細細拆解所處行業的“需求金字塔”,從“我要給別人提供什么?”的主動思維轉變為“別人需要我提供什么?”的被動思維,敢于跳出慣性思維,用系統性、前瞻性的視角觀察行業與社會,用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精神實現從“解決問題”的執行者向“定義價值和標準”的“生態建設者”的躍遷。
三是要知敬畏、懂謙卑,用達觀的心態過好一生。
人生曠野,舉目皆是坦途,人生也絕不是只有“事業成功”才能夠定義。人生從來就不是鋪就鮮花的坦途,或許從你們踏出校門的那一刻起,人生試煉才真正開始——那些未被課本寫盡的風雨和未被公式量化的溝壑,將成為打磨你們人格的磨刀石。大學教育的真諦,不止于傳授知識的“形”,更在于雕琢精神的“魂”:人大商學院的教育也是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在知識和道德中浸潤,生長出足以抵御風雨的健全人格。所謂健全人格,不是精雕細琢的“完美人設”,而是在接納自身不足甚至是失敗后依然保持生長的韌性;也絕不是執著于“必須成功”的執念或溺于“已然圓滿”的得意,而是在取得了一定成就后,仍然保持平常心,通過點亮自己不斷溫暖他人。事實上,我從不懷疑你們將有所成就,但我更想告訴你們的是,在“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下,個人的渺小和卑微。
同學們,社會生態系統如同一片叢林,有人立于樹冠爭奪陽光雨露,有人深藏根系努力向下生長,而我認為,真正的智慧在于:既不盲目跟風“高處”,也不困守“舒適的中部”,而是以“生態位思維”看清自己的位置、能力與目標。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四十余年的道路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也誕生了太多傳奇的商業故事,我期待著屬于你們的精彩故事。
而在你們“追求卓越、持續創新”的道路上,母校永遠是大家的精神家園和堅強后盾!商學院永遠是大家溫暖的家!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祝大家畢業快樂!前程似錦!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